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全世界现有盐渍地面积近10亿hm~2,我国的盐渍地面积约1亿hm~2,约占世界盐渍地总面积的10%。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甘肃省是盐渍地分布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全省有盐渍地102万hm~2,主要分布在生态系统较脆弱的河西走廊的中西部。许多研究证实,在盐渍地种植苜蓿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从而增加土壤肥力,起到改良盐渍地的作用。根际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对盐渍地苜蓿的根际研究旨在探寻盐渍化土地中植物的根际效应,对于盐渍地的改良利用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河西走廊临泽县境内的兰州大学临泽草地生态实验站作为试验地,在此选择已种植的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五年生、八年生的苜蓿地,对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pH、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阴阳离子特征分别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在盐渍地种植的苜蓿根际pH值均低于非根际土壤,降幅为0.25。根际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尤其是4龄、8龄苜蓿,其中4龄根际土壤有机质比非根际增加了72.8%,8龄提高了54.8%。8龄苜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2龄、3龄、4龄、5龄苜蓿均显著增加。根际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随苜蓿株龄增加,非根际土壤全氮和硝态氮逐年增加,8龄显著高于其他株龄。回归分析表明,非根际和根际全氮与有机质、硝态氮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全氮与铵态氮在非根际无相关性,在根际呈现正相关关系。不同株龄苜蓿,除钙离子其余五种离子在根际均有富集。硫酸根离子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均显著高于氯离子,说明该地区土壤以硫酸盐类为主;钙离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离子,钙盐成为影响该地区的主要盐害物。随苜蓿株龄的增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氯、钠、钾离子均逐年降低。土壤中的一些钙离子置换了土壤中的钠离子,减轻钠离子对植物伤害。非根际和根际钠离子和钾离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硫酸根离子和钙离子在根际呈现显著正相关,在非根际无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