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qdled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脾胃学说和阴火学说是李东垣学术的主要内容,集中展示了李东垣的学术特点,对元气和阴火的矛盾关系的论述即为李东垣的“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该理论是李东垣认识内伤热病的主要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相关古今文献的整理,重点探讨该理论的学术源流、时代背景、概念范畴、治法治则以及临床方药,并通过导师的临床案例对该理论进行验证,为临床应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供理论上和经验上的参考。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本次文献研究的对象主要为李东垣的著作,在探讨李东垣学术渊源过程中,则主要参考《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电子资源方面,通过以“阴火”、“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之贼”、“甘温除热”、“升阳散火”为关键词对《中华医典》、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搜集,然后对搜集结果进行鉴别、整理。由于本研究基于中国哲学的对“火与元气不两立”解读的尝试,部分文献主要来源于古代重要思想文化著作及近年出版的中医哲学方面的著作。2.理论评述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类分析、传统阐释、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相关论述进行评述,探讨该理论的学术内涵及其临床价值。3.交叉研究法:本研究运用历史学、哲学、逻辑学、文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进行研究。通过金元时期的战争史、疾病史、人物史等资料,探讨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形成因素,进而对该理论的内涵作出阐述,并对其合理性作出评价;通过中西方哲学的介入,对李东垣的元气学说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形式逻辑的方法对元气、阴火等概念进行分析,力求使元气和阴火的定义更加清晰。4.临床病案研究法:导师邝卫红教授应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病案的来源为近年导师门诊病案。“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临床应用范围甚广,内外妇儿各科尽皆有之,但与脾胃系疾病关系最为紧密,本次研究从导师的门诊病案中,围绕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集中反映“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病案,主要从治则治法、方药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结果:1.文献整理结果:通过以“火与元气”、“阴火”、“内伤发热”、“气虚发热”、“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关键词对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中华医典》中收录中医典籍及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得出相关文献,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归纳、分类、对比,最后将文献情况制成图表,发现自“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提出后,为数众多的医家对该理论进行了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朱丹溪和张景岳,但两人对“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解都是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未能客观反映李东垣的理论内涵。2.李东垣生平及与主要著作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少年、青年、晚年三个阶段对李东垣生平作出勾勒,重点突出东垣的求学、临证经过。通过李东垣的生平研究发现“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提出与其求学和临证经过密切相关:李东垣师从张元素,张元素善于运用升降理论,李东垣在老师张元素的影响之下,把升降理论联系到人身之气,成为其元气学说的重要部分,而李东垣对《内经》、《难经》精神的掌握,也离不开张元素的教导。金元之交动荡不安、疫病频发的临床环境则是“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提出的背景。通过对李东垣著作的梳理,可发现《内外伤辨惑论》最先提出并论述了“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脾胃论》又对该理论进行补充,与该理论的相关病案则主要分布于《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脉诀指掌》五种著作中。3.“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时代背景研究结果:东垣生活于金元之交,民众疲于奔命,脾胃为劳倦、忧思、饥饱所伤,治疗以补益脾胃为本的思路是符合时代特点的。“火与元气不两立”的提出与汴京大疫密切相关,对比目前流行的“鼠疫说”,本研究更倾向于汴京大疫是在战争和环境突变的特殊背景下,由饮食劳倦、病菌感染及治疗失当三者联合所致的群体性脾胃内伤病,因此“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是切合当时的临床需求的。4.“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学术渊源研究结果:“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主要来源于《内经》,李东垣吸收了《内经》“三部之气”、“壮火少火”、“气机升降”、“损者温之”,结合临床实践,从而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除《内经》外,李东垣的元气理论还受到了《难经》的启发,阴火的治疗方法则主要受到《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钱乙以及张元素的影响。5.“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内涵研究结果:“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基本含义是脾胃健旺则元气充盛,元气充盛则阴火降藏;饮食劳倦或喜怒过度可导致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就会引起阴火炽盛,亢盛的阴火又克伐人体元气,故“阴火”为“元气之贼”。“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可概括为:元气充足,阴火不生;元气亏虚,阴火内生;阴火内炽,损耗元气;补元气,泻阴火的治疗方法。6.“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治疗方法和方药运用中的应用:在“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论下,李东垣治疗元气不足阴火内生主要从补元气、升阳气、泻阴火三方面入手,主要治法有两种,一是甘温除热,二是升阳泻火,并据此创制了诸多方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黄芪人参汤、调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清神益气汤、半夏白术天麻汤。7.“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相关医案研究结果:“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李东垣的医案有充分的体现,“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在李东垣学术体系中是贯穿其”理法方药”四个层面的;导师是中医内科学脾胃病方向专家,导师熟读李东垣著作,对李氏学术推崇备至,在平常的诊疗当中经常运用“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取得良好疗效,通过导师相关病案分析,可以验证“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的正确性。结论:李东垣“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是经典传承、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创造三者结合的成果,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巨大,不仅适用于当时的流行性热性疾病,而且对现代临床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挖掘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工业的不断发展令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增长,但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增加及管理不当,水体中重金属和染料等污染物已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吸附法仍是水污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积累了合作社经济发展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合作事业在全国各省市全面展开。其中上海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独有的区域性。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没有革命根据地及相关老解放区试办合作社的经验,解放后的上海,通过接管、整顿和改造国民党政府的旧上海市合作社,建立了新中国的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本文力图通过对档案、报刊等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整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的发展历
株高和穗部性状是决定小麦(Tritucum aestivum L.)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其突变体则是研究小麦茎与花器官发育分子机制的理想材料。对其突变体加以研究利用有助于了解小麦茎、
群理论是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数学成就之一.一方面在于其开拓了全新的领域并成为其他代数结构的基石,另一方面在于其对称性对其他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如晶体结构等.其中,探讨有
本文致力于解决通过带有误差的散射特征曲线计算云中水滴半径分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不适定问题,运用了吉洪诺夫变分正则化方法,该方法旨在找出线性方程组众多解中使残差范数和解的范数的加权组合最小的解。文中给出了相对于各种误差程度的计算实验的结果,与此同时,实验中还考虑了根据不同区间范围的散射特征曲线(0-180°,0-30°和150-180°)来计算水滴半径分布。实验表明,对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在适当地
高分辨率的零动能(ZEKE)光谱技术是目前研究原子和分子电离阈值之上能态特性的最高分辨率的光谱技术之一,对于洞察原子和分子的内部信息,研究原子、分子及光子的相互作用等都有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缓解环境和气候问题的重点,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分阶段逐步纳入钢铁、石化、化工和造纸等其他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随着中国环保制度日趋严格,碳排放交易体系日益完善,作为首批被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传统制造业,中国
发电过程往往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能量转换涉及众多环节,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多种工作模态。如传统化石能源发电过程中的燃烧设备、热机,新能源发电过程中的机电设备、反应装
随着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严重,CO2减排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化石燃料电厂是CO2的主要排放源,因此实现化石燃料电厂CO2的高效捕集,成为实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使得含有大量含氮化合物的废水排入到水体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因此,寻找高效可行的生物脱氮技术一直是污水处理方面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