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由于初次分配是建立在市场调控基础上的,政府管理政策的介入空间有限,因此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更多地集中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再分配领域。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对反映财富存量的个人财产、房地产、遗产征税,社会保障体系又不够健全,调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重任就主要落在了个人所得税的身上。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税制设计不同,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中表现也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国家的内部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个人所得税是否能够调节收入分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调节收入分配等一直是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梳理现有研究状况,对个税收入再分配效应的测量指标和方法进行整理分类,继而进行实证再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系统与重点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配合具体的文献研究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法,对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及测量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采用具体指标和方法实证研究了个税对城镇居民总体和不同收入等级居民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本文首先通过对收入、收入(再)分配、个税收入再分配效应等的界定和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紧接着,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个税建设以及城镇居民的个税负担情况,进而对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方式进行了全面研究,指出了发挥个税调节作用的现实原因和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居民收入差距的测量指标与方法为切入点,对个税收入再分配效应的测量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概念区分和整理分类,依据指标建立基础和分析工具的不同,依次划分为基尼系数法、MT指数法、微观模拟法、计量模型法和其他指标法,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对本文采用的指标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推导计算。最后,本文以城镇居民全体和按七分法划分的不同收入等级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收入再分配系数法和税前税后收入份额差距法实证研究了个税的总体调节作用和具体调节作用,得出了一些具体有意义的研究结论:从以收入再分配系数法为基础的MT指数、RE系数和λ指标来看,个人所得税除在分税制改革之初的几年里发挥了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逆向调节作用之外,其他年份均发挥了正向的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效果是比较有限的。从对不同收入等级居民的税前收入份额和税后收入份额的差值来看,个人所得税总体上发挥了“削高”和“减低”的作用,对不同收入等级居民的调节结构是比较合理的,但这种调节作用在不同收入等级之间以及同一收入等级内部的表现却存在很大差异。此外,对不同收入等级的平均税率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