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和在建里程最长的国家。我国高速铁路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其造成的环境影响中噪声污染最为显著,且直接或间接地危及沿线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当前,我国对高速铁路噪声衰减与分布规律的研究还不够充分,高速铁路噪声环境管理政策多系参照普通铁路拟定,经调查分析高速铁路噪声的人群影响被低估,已建及拟建高铁沿线居民对高铁噪声反应强烈,并产生了明显烦恼情绪,存在潜在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对高速铁路噪声衰减与分布特征的研究,建立恰当的高铁噪声烦恼影响评估调控体系,对于我国的高速铁路的环境管理、人群健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案例解析和对人群噪声烦恼评估管理技术的需求分析,根据高速铁路噪声衰减与分布特性,构建高铁噪声的烦恼影响评估调控体系。基于建立的噪声影响评估调控体系,选取我国建设规模最大,通行里程最长的京沪高铁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安徽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铁的噪声衰减与分布研究、人群噪声干扰研究、噪声烦恼评估、噪声烦恼调控策略研究。研究中首先对高速铁路噪声特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噪声具有频发、持续时间短、源强更高、瞬时影响更大、影响范围更广的特点;高铁实测噪声高于国内现行标准推荐噪声源强值,证实高铁噪声影响被低估;桥梁路段暴露声级高于路堑路段,低桥路段高于高桥路段;随着距离增加桥梁、路基段逐渐暴露声级逐渐一致;暴露声级随着距离加倍,衰减量约3.8-6.6dB。其次,研究中采用3S技术进行了遥感卫片解译,提取了沿线居民分布数据,经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京沪高铁沿线两侧居民分布较为均匀,选线过程中未特别采取绕避措施。人群噪声烦恼评估研究通过682份有效问卷获取了样本基本特征、身心健康状况、高铁噪声影响主观感受、睡眠干扰、日常行为干扰及现场测评数据。研究分析了高铁通车2年后沿线居民生活环境受影响程度、2年来受高铁噪声干扰的主观感受变化情况、睡眠及日常行为受干扰影响情况,并采用单因素检验法筛选出了各指标相关的显著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样本中86.2%处于70dB以上高铁噪声暴露声级线内;81.4%居住环境受到高铁干扰影响,32.1%达到了严重或非常严重的程度,不同年龄、听力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建筑隔音效果及暴露声级的样本对此表现出存在显著性差异;35.8%样本更早起床,35.3%样本推迟入睡,49.6%夜醒次数增加,35.3%样本睡眠受到严重干扰,晚8点至早8点运行车辆对沿线居民睡眠质量造成了较大干扰影响;高铁对沿线居民干扰和影响普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界线位于300-400米处,现行技术规范所提出的200米影响范围不具有代表性。再次,依据人群噪声评估结论,从基本环境权角度提出以烦恼指数Ka≤3为环境管理临界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京沪高铁沿线居民因高铁运行噪声产生了明显的烦恼情绪;高铁管理方应采取进一步的噪声影响减缓和控制措施。18岁以下年龄段为轻度烦恼,30岁以上各年龄段Ka均超过临界值。筛选出建筑隔音效果、身心健康状况、听力状况和噪声暴露水平4项与Ka显著相关指标。听力状况越好、身心状态越好、暴露声级水平越低、建筑隔音效果越好、距离越远,样本高铁噪声烦恼指数就越低。探索构建了高铁噪声烦恼指数判断模型;提出了模型应用构想,并以京沪高铁安徽段为例,选定3种典型状态绘制了LAE—Ka状态线。最后,人群噪声烦恼的调控研究明确了京沪高铁沿线居民噪声烦恼水平超出了临界水平,需进行烦恼影响干预。以典型状态作为限定条件,识别出噪声烦恼干预重点管理边界为暴露声级超过79dB区域和Ka大于3的受干扰人群。并从污染源控制、暴露途径阻断、受体防护等几个关键节点,提出具体的噪声影响调控与管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