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内对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问题研究和关注较少。转变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的目的是为了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的要求,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以科学的发展观,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推进经济民营化提供引导、协调和服务,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本文论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由于国家掌控着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源,国有资本仍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因而政府的经济职能有着与完全市场化国家不同的特殊职能。在转轨时期,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变主要是指我国县级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而对其承担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发展事务和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范围、行为方式的调整。地方政府官员具有不同于中央政府的相对独立目标,寻求利用制度创新的机会是实现本地经济制度性增长的关键。转变的主要推动力量可分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民营化、经济、行政成本、行政效率和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动力和发达地区的示范效应。对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包括经济的、政治的、观念的、社会的、人员素质因素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县级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内涵是从治理理念、规制、机构、方式、考评体系全面的变革。诚信政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道德基础,政府依法行政是诚信政府的制度保证,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核心内容之一,政府必须考虑其投入与产出问题,采用先进、科学的组织形式是从技术层面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途径,而政府信息化建设为大幅度提高政府的技术效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绩效考评是政府正确履行其经济职能的控制环节,也是社会对政府的监督依据。在借鉴国内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成功经验和国外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转轨时期县级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是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化、民营化、法制化的服务型公共政府模式。其特征为有限性、法制性、效能型、公共性、主导性。“政府职能的有限性”是县级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基点,“服务”是转变的实质,“效能”是转变的目的。可以通过加强理论研究的前瞻性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