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针对中国斑木虱科Aphalaridae和扁木虱科Liviidae昆虫的分类学研究论文,基于Burckhardt & Ouvrard (2012)提出的木虱总科Psylloidea分类系统,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并借此机会总结发展了木虱总科的外部形态学理论。作者整理了历史上出现过的关于木虱成虫和5龄若虫的外部形态学相关文献,对其中理论进行了总结,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了创新的观点,最大程度地讨论了其中的同源性问题。其中,重点讨论了木虱颊部发育形成的颊锥的同源性问题,提出了“颊锥鞭状毛”和触角窝所在平面垂直/平行于头顶所在平面两个未受关注的特征;定义了骨片“唇基桥”,讨论了额、颊和唇基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讨论了木虱胸部侧面的骨片,重新划定了胸部各节侧板上的侧缝,重新规划了各块骨片的名称;讨论了木虱中后胸腔内骨骼的形成;重新规划了前翅基部关节骨片的分布,探讨了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明确了前翅背面的翅刺和腹面的缘纹各自的概念;探讨了腹部各节,尤其是生殖节的起源问题,重新划定了腹部的节数;首次探讨了木虱的产卵器各瓣的起源问题;明确了“阳茎基”在木虱雄性生殖节上的使用,及该结构的功能。针对5龄若虫,讨论了其体躯各块骨片的同源性,并重新为之命名;讨论了其各足“股节”与成虫之间的同源性,认为其由转节和股节融合而来,将其重新命名为“转股节”;讨论了体躯各处各种类型的刚毛之间的同源性,提出了一些总结规律;讨论了部分类群中环肛孔环附加环的同源性。在分类学研究方面,作者调整了斑木虱科的定义,将其视为仅有斑木虱亚科Aphalarinae和象木虱亚科Rhinocolinae两个亚科处理,描述和重新描述了其下11属75个种类,包括11个新种,提出了1个可疑名;调整了扁木虱科的分类系统,将其处理为呆木虱亚科Diaphorininae、扁木虱亚科Liviinae (包括扁木虱族Liviini、粗木虱族Pachypsylloidini和开木虱族Strophingiini)和小头木虱亚科Paurocephalinae,记录了其下15属61种,提出了2个属级异名(包括Aphorma Heslop-Harrison 1952= Leprostictopsylla Li 2011 Syn. nov., Cryptophyllura Li 2011= Brachyphyllura Li 2011 Syn. nov.),描述和重新描述了其中52种,包括7个新种。其中巴木虱属Bharatiana是由丽木虱科Calophyidae新移入小头木虱亚科。基于在分类学和基础形态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本文对斑木虱科和扁木虱科下各亚科和族之间可能的系统学关系进行了讨论。其中斑木虱科下的象木虱亚科与扁木虱科下的扁木虱亚科,基于大量的此前未受人关注的性状,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因此被认为是近缘的类群。基于此,未来的研究中有将斑木虱科与扁木虱科重新合并为广义的斑木虱科的可能。现属呆木虱亚科的长角木虱属Epipsylla,与该亚科模式属呆木虱属Diaphorina有着大量的区别,此外与小头木虱亚科,尤其是巴木虱属有着大量的相似性状,因此认为其应与小头木虱亚科亲缘关系较近。并且基于很多与木虱科Psyllidae相似的性状,(长角木虱属+小头木虱亚科)这个群可能是最接近较为进化的木虱科的扁木虱科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