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科学是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而形成的现代交叉学科。认知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一种普遍盛行的认知主义,其理论核心主要是建立在计算和表征这两个概念之上,认为人脑是操作、处理符号的形式系统,认知和智能的任何活动都是图灵意义上的算法可计算的。尽管这样的研究方式仍然盛行,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典计算主义面临着理论上和操作上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相反,具身认知理论家赞同一种关联的分析,他们把有机体,执行的行动和它所在的环境看作是分不开的连接。具身认知强调环境在认知发展过程的形成作用。主张认知是具身的,意指认知是有机体在与世界的具体的交互中产生的。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认知科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新的研究进路大体上主要集中在具身认知的研究,强调人脑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突现性等;具身认知科学的这些特征都强调认知只有与外界交互的过程中才能形成,但有了这种交互作用(interaction)是否必然能形成明晰的认知结果,或有了这种交互的关系后通过什么样的一种结构或顺序形成认知的,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普里戈金认为开放的系统是依靠从外界来的物质和能量流(包括信息流)来维持的,在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过程中是处于无序和非平衡状态下的,在这种状态下,一个或一小部分因子的涨落可能决定整个系统的变化,用普里戈金的术语叫“通过涨落达到有序”。认知科学家们认为认知是具身的,是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下产生的,这排除了认知系统是一个孤立的平衡系统,而应该是一个处于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那么在这个开放的系统下,每一个信息点或信息块输入人脑并非立即在人脑中形成清晰的认知映像,而是大量信息流的输入使认知刚开始处于混沌状态,在这种非平衡态下,每一个因子的“涨落”就可能引起了人脑认知的自组织的产生,所以,认知的过程正是这样一种非平衡态的、随机的、从混沌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在我看来,不管认知科学领域有怎样的自身特殊性,但认知系统确实符合这样一种开放的非平衡的自组织模型,所以文中主张的这个模式与当前认知科学家主张的认知具有具身性、情境性、突现性等基本特性不是相悖,而是吻合的,因为这些特性也只有在这样一种系统下才能表现出来。新的图式要具有生命力,它必须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优于旧图式的解释功能和预见功能。非线性的认知图式符合非线性的宇宙图景,它是在具身理论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探索性的分析,相对于认知主义,文中主张非线性的自组织具身认知图式更加契合认知的过程,对认知具有较好的解释功能。也就是说,我们在这样一个宇宙图景下而生,在这样一个宇宙图景下进行着自身的进化,所以,我们有机体应该符合这个宇宙图景下的模式才具有说服力。更为关键的是非线性的具身认知图式有优越的预见功能,它为认知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思路。那么,沿着普里戈金的“混序”自组织的世界模式建模具身认知系统,为研究认知更是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所以,非线性的自组织的具身认知模式为我们研究认知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或路径,为我们开辟对认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