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玫瑰花的应用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食品、药品以及天然保健品方面都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研究报道,玫瑰花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玫瑰花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为粗提物,对有效抗氧化成分的纯化与作用机制的研究除本实验室前期发表的研究结果外,尚未见其它报道。本研究对干玫瑰花进行水提醇沉,然后经DEAE-cellulose阴离子纤维素层析和Sephadex-20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出两种大分子抗氧化活性物质——P1-a和Pl-b。经过糖与蛋白含量的测定、特征性颜色反应、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及液-质联用分析等手段,初步断定Pl-a为糖蛋白复合物,其分子量约为150kDa:Pl-b为苯丙素类衍生物——麦角甾苷及其衍生物组成的聚合物,其分子量约为8kDa。
经过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Pl-a和Pl-b均具有较强的抑制红细胞溶血的作用,并能抑制肾匀浆的脂质过氧化作用,Pl-b的抑制作用高于Pl-a。通过药物与红细胞体外孵育,研究了纯化产物对红细胞中抗氧化酶的酶活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从而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发现,纯化产物与红细胞体外孵育3小时后,均可提高细胞中SOD、CAT的酶活和该酶的基因表达水平,而且作用均高于粗品(P1)和对照。
以上研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玫瑰花中的大分子成分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为玫瑰花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