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蒂芬·克莱恩(StephenCrane,1871--1900)是19世纪末美国文学转型期一位重要作家。《红色英勇勋章》是他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品,奠定了克莱恩在美国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小说自出版以来受到了豪威尔斯、约瑟夫·康拉德、亨利·詹姆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等英美知名作家的称赞。 国内外对《红色英勇勋章》的研究也很多,多数人主要是探讨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特征,也有人探究主人公心理的成长历程,分析小说中的意象等,但结合美国当时社会背景对小说进行详细的分析的却不多。克莱恩作为美国转型期的一位重要作家,其作品中体现的思想内容也是多方面的。《红色英勇勋章》中的主人公亨利·弗莱明是一个未经战火洗礼的天真的年轻人,在小说的叙述中克莱恩很少称呼他的名字,而是以“年轻人”来代替,所以亨利是一个泛化的人,他可以是任何人。 本文试图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结合19世纪末美国的社会背景来详细分析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中表现出的对人类存在的思考。文章首先简要介绍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以及文学界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并说明本文讨论的焦点;其次介绍存在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萨特存在主义的一些主要观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分析战争中的混乱、亨利心理意识的不清晰以及人与上帝和自然的疏离,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亨利与战友的关系从战前的疏离到返回连队后的融合,当他把自己孤立,与他人处于一种疏离状态时,他人即是他的地狱,一旦他把自己融入集体,与他们荣辱与共时,他人又能帮助亨利成长。亨利在英雄梦幻的驱使下迫不及待地参军,想要实现他的英雄梦想,然而,战斗即将打响时,他却退缩了,成了一个逃兵。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亨利无法找到一个对接点,只好用自欺来安慰自己。在“教堂”式的树林里与死亡对视,亲眼看到好朋友的恐怖死亡后,亨利明白,死亡是无可逃避的,只有重回战场,与战友一起承担责任,才能洗去自己心中的耻辱。亨利后来的表现也让他明白,个人只有置身于集体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力量。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克莱恩虽是一个19世纪末的作家,但他作品中所体现的对人存在困境以及人在困境中的积极选择的思考,都不仅仅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克莱恩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及他的艺术表现手法都具有超前性。通过分析,也可让我们多角度了解克莱恩及其作品,丰富克莱恩作品的研究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