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毒性。方法与材料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10月1日到2016年8月31日治疗的38例患者共54个病灶行肺转移瘤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最常见的原发灶部位分别是肺8例和鼻咽8例。单发肺转移患者27例(71.1%),多个肺转移灶患者11例(28.9%)。中位总剂量58.25Gy(范围:30-67 Gy),中位分割次数为22次(范围,6-31次)。结果全组病人中位随访时间18.8月(范围,6.2-81.1月)。中位病灶最大径2.0 cm(范围,0.5-6.5cm),中位靶体积5.53 cm3(范围,0.54-155.53 cm3)。中位生存时间为18.8月。1年、2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1.4%、54.3%和25.6%,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前肺外病灶控制情况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1年总生存率80.3%Vs 50.0%,p=0.048)。1年、2年和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9.9%、33.3%和15.2%,单因素分析认为吸烟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差于不吸烟的患者(1年无进展生存率15.4%Vs 53.4%,p=0.014)。多因素分析提示是否吸烟是影响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6)。1年、2年和5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1.4%、91.4%和68.5%,对局部控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未见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无3级以上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肺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可以接受。目的分析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不可手术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与材料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6年9月25例不可手术的肝转移瘤患者,共38个病灶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最常见的原发灶部位分别为鼻咽7例、结直肠和肺5例。中位病灶最大径3.3cm(1.6~16.7cm),中位靶体积15.39ml(3.15-2214.75ml)。中位总剂量50 Gy(30~60 Gy),分割剂量为2-5.2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9.2个月(2.1-49.8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2个月。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6.4%、27.4%,1年局部控制率为69.8%。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6.3%。急性毒性反应方面,1例出现4级肝酶和胆红素升高,但未见RILD。1例4级白细胞减少、1例3级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及1例3级白细胞减少。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肝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局部控制率较高且副反应可接受,相对较低的总剂量和分割剂量仍然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可作为不可手术肝寡转移瘤的首选局部治疗手段。目的分析鼻咽癌肺转移不同治疗方式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与材料回顾性分析从200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肺转移的患者共74例,单纯化疗38例,化疗+放疗8例,单纯放疗4例,手术+化疗,单纯手术和化疗+粒子各1例。结果全组病人肺转移后中位随访时间14.2月(1.5-84.0月)。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1.7月,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1%和31.3%,肺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4.2月,全组患者的1、2、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7.3%、45.8%和26.2%。肺转移后患者的1、2、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5.0%、30.7%和20.1%。对所有患者总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肺转移瘤个数和治疗模式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对无进展生存率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无进展生存率影响因素中有显著性差异的是肺转移瘤个数和是否有肺外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是否有肺外转移和治疗模式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肺转移瘤个数,是否有肺外转移和治疗模式是影响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鼻咽癌肺转移应予以积极治疗,局部治疗±化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