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业经济是东北各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东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山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一批依托矿业的资源型城市相继出现“矿竭城衰”的困境。因此,寻找具有直接辐射和支撑作用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急需。大兴安岭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成矿带之一,业界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的优越性具有广泛的共识。但是,要创建国家级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必须综合考虑到大兴安岭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基础、找矿前景、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从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大兴安岭地区的地质工作现状、已查明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程度及其对基地建设的资源满足程度、找矿潜力分析及预测、矿产勘查开发的环境影响等方面,尽可能深入地论证了建设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建议。1、通过了解和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东北地区矿业经济的基本情况及其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从满足国家资源安全的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带动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利用“两种资源”的需要等方面阐述了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2、通过系统分析区域基础地质工作现状、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矿产勘查技术手段应用现状,说明大兴安岭地区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很低,远远低于全国矿产勘查工作程度的平均水平,也远远落后于毗邻的俄罗斯和蒙古。3、通过分析已查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发现区内已有的有色金属产能明显低于全国9大有色金属基地产能的平均水平,而且由于品位低、难选冶和勘探程度低等原因,致使目前保有可采储量严重不足,已查明的资源尚不具备建设有色金属基地的必要条件。4、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找矿线索、近年来找矿工作进展、周边国家类比等方面的研究,对大兴安岭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及资源潜力评估,表明资源潜力很大,具备大规模开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的有利条件。5、通过大兴安岭生态环境现状和地质环境背景的分析以及资源基地建设的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认为大兴安岭地区总体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色金属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但在勘查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相应避让措施。6、探讨了创建有色金属资源基地的总体工作思路及建设模式,提出了有色金属矿山基地布局的初步设想。论文是在大兴安岭有色金属资源潜力及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成果基础上,经过进一步补充、提炼和深化后完成,本人作为主要成员全程参与了研究和论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