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魔鬼形象看布尔加科夫的善恶观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b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希腊早期起人们对善恶就有模糊的意识,这些意识主要来自神话和传说,那时的善恶经常与好—坏,美—丑,爱—恨,喜—悲,苦—乐,强—弱等表达日常褒贬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产生,此后基督教神学家吸收了古希腊早期的善恶意识,结合《圣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基督教善恶观。基督教的善恶观是:“所谓的善,首先就是回报于上帝的绝对的爱和信,从而是普遍的人类博爱,“爱人如己”,甚至“爱自己的仇敌”。坚信“天主即是真理”,“天堂乃是福地”。接着便是坚守誓言,聆听神的启示,“舍弃自己”、“以善报恶”等等美德。所谓的恶,就是不信神、物欲、偷盗、伤害、诽谤、虚妄、奸淫、凶杀之类邪念和罪行。如此善恶,界限分明,截然对立。”布尔加科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通过自己的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魔鬼沃兰德的形象将自己的善恶观点鲜明的表达出来。笔者精读了这部小说后得出了布尔加科夫的善恶观:所谓的善,就是承认上帝的存在,敬畏上帝的力量,用心去做对人类有利的事,要有平等,仁爱,人道,恩惠,同情,怜悯,尊敬之心,友谊,爱情这些能给人带来幸福快乐的感情都是善。所谓的恶就是贪婪,嫉妒,堕落,欺骗,背叛等。布尔加科夫承认基督教的善恶对立观,同时在此基础上得出善恶也是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即,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为善。本文由四部分组成,其结构如下:引言该部分介绍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简述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空间结构,使读者对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叙述善恶关系的演变及魔鬼的原始形象。第一章一些文学作品中魔鬼的善恶形象本章介绍与《大师与玛格丽特》密切相似的歌德的悲剧《浮士德》中魔鬼梅菲斯特的形象;分析莱蒙托夫长诗《恶魔》中魔鬼形象:分析果戈里作品《圣诞前夜》中恶魔的形象。不同作家赋予自己笔下的魔鬼形象以不同特征,通过魔鬼的形象对比出布尔加科夫笔下的魔鬼与其他作家笔下的魔鬼的形象的异同。第二章通过分析《大师与玛格丽特》中魔鬼的形象得出布尔加科夫的善恶观通过分析魔鬼一行在莫斯科所作所为得出布尔加科夫的善恶观:布尔加科夫打破了传统的基督教善恶观,承认善恶的对立性;在恶的基础上存在着善;善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时布尔加科夫推崇精神之善,希望人们相信上帝的存在,以爱,仁慈,怜悯之心来感化恶势力。结论布尔加科夫在小说中赋予魔鬼巨大的力量,让魔鬼在莫斯科惩恶扬善,这使人们重新审视了善恶的关系。布尔加科夫要人们懂得,善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希望人们要更加注重精神之善。
其他文献
目的:在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降钙素原以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为应用研究热点。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calcitonin,CT)前肽物质,为含116个氨基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GMS软件建立靖安水源地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设计的不同开采方案进行模拟,预测降水保证率95%条件下各方案开
图式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它是指人脑内发生的关于外部世界秩序的组织化了的心理结构,是人们赖以理解周围事物的基础。图式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研究,尤其是应用于英语阅读理
自清末始,随着机器设备的采用,安徽稻米加工业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并逐步形成了传统手工工场与近代企业并存的局面。抗战前,机器稻米加工业成为全省近代工业中的优势行
为了分析激光激发的Rayleigh波在弯曲表面上的传播特性,该文在不同曲率半径圆柱形样材侧面上利用脉冲激光激发Rayleigh波,研究其在圆弧面上的传播特性。实验中,采用基于光偏
本文以江苏省阜宁县654位生猪养殖户为案例,借鉴行为概率的定义与内涵,选取影响生猪养殖户病死猪处理的影响因素,采用仿真实验的方法,模拟影响因素在生猪养殖户病死猪处理行
萨满文化旅游开发对丰富吉林省文化旅游的产品类型与促进萨满文化的保护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在分析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萨满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突出问
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实现资本迅速扩张,纷纷把并购这种高风险与高利润并存的商业行为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与日益高涨的并购金额和数量巨大的并购案例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是译者在某种明确的再创作动机驱使下完成的创造性翻译行为。翻译史上众多成功译例也从实践上证明了译者创造性叛逆存在的必然性。成功的创造性叛逆是一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