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感应加热及愈合特性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ou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在荷载间歇期可自动修复其内部的微裂纹,这种自修复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通过提升愈合温度可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裂纹修复能力。利用电磁感应加热提高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愈合温度是一种先进的沥青路面养护方法,但目前缺少关于沥青混凝土电磁感应加热的温度分布及其梯度愈合特性的研究,且沥青混凝土的感应加热速率偏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钢纤维沥青混凝土电磁感应加热作用下的温度梯度分布特性与梯度愈合规律,并通过钢棉纤维与钢渣复掺显著提升了沥青混凝土的感应加热速率。  首先,制备了可被感应加热的钢棉纤维沥青混凝土,通过力学性能确定了钢棉纤维最佳掺量为6%,同时对钢棉纤维沥青混凝土电磁感应加热作用下的温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应加热下沥青混凝土在纵向上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加热时间越长、加热距离越近,温度梯度越大;将沥青的软化点温度作为沥青混凝土产生有效愈合的起始温度,并据此测定了感应加热对沥青混凝土产生的有效愈合深度,愈合深度与加热距离和加热时间有关,加热距离越小、加热时间越长,有效愈合深度越大,在加热距离为10mm和20mm时沥青混凝土的有效深度分别为4.7cm和3.8cm(表面温度约100℃)。  其次,采用三层小梁试件断裂-感应加热-断裂试验对钢棉纤维沥青混凝土的电磁感应加热愈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微波加热相比,在相同的表面温度下电磁感应的温度梯度特性导致其愈合效率偏低;感应加热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在纵向上表现出明显梯度愈合的特性,愈合效率沿纵向递减,感应加热时间越长,试件纵向愈合效率相差越大;缩短加热距离和增加愈合次数(延长愈合时间)均可提高试件的愈合效率。  最后,通过钢渣与钢棉纤维复掺制备了快速感应加热沥青混凝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掺钢渣可将钢棉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感应加热速率提高34%,同时可提高其愈合效率;钢渣降低了混凝土整体的热传导能力,钢棉纤维能增加混凝土的热传导能力;钢棉纤维能够提高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而钢渣降低了水稳定性、增强高温稳定性、对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大。其他力学性能表明:钢渣和钢棉纤维均能提高沥青混凝土强度,但钢棉纤维增强了混凝土的韧性而钢渣降低了韧性表现为脆性破坏。
其他文献
Umu试验,作为一种新兴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的检测。目前,国内外学者多将目光集中在水体样品的毒性检测,水样的前处理方法已经成熟,毒性评价体系完善。与
容闳是近代中国留学美国的第一批人,是第一个从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他学成归国之后一直努力推动中国留美事业,为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第一批留美幼童的归来,成为
如今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变得更加高级.但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的文化接收内容存在着落差.群众文化生活是提高人们精神生活水平
社会群众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话题度,为此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强化道德建设,并付诸之行动,而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群众文化的支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
混凝动力学方程主要描述了粒子运动、碰撞、凝聚的过程,对其进行数学解析并预测混凝过程中絮凝体的粒径分布特征,对于混凝控制及水质净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主要对引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源泉.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充分认识中国优秀传统
本文在细致阐述当前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遗留的弊端前提下,结合案例、拓展训练、模拟互动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探讨现代新媒介背景下提升基层党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相关渠道
铜具有高导电和导热性、适宜的强度、易加工成形等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铜粉主要被用来制造摩擦材料、金刚石制品、电触头材料等。但是,铜在使用
本论文以明之前的中国正史为主,民间资料为辅,采用文献梳理法,通史性地看待中琉两国之间的交往.此外,通过进一步地对琉球国信息进行梳理,考察在中国史料中所展现出的琉球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