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中国教育部实施了新英语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为了总结和展示高中英语课改的成果和经验,促进课改实验区和其他地区的交流,提高我国高中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更好地推进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多次“全国中学(高中)英语教学观摩暨研讨会”。我从观摩课录像中选取了十节公开课作为一组研究对象。另外一组研究对象来源于吉林省某示范高中高一年级英语课堂录像,我从中选取十节常规课。我想通过对比优秀的公开课和真实课堂发生的常规课,发现两种课堂在课堂组织,教师话语类型,教学焦点,语言技能焦点和学生话语产出五个方面差别,并从中为现在的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启示。本论文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通过英语课堂观察量表,观察了十节公开课和十节常规课。通过对课堂质化和描述性分析,调查结果如下:(1)公开课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多,而在常规课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多;(2)公开课教师话语的突出特点是组织话语多,而常规课教师教学话语占很大比重;(3)公开课教学焦点侧重语言使用,而常规课的教学焦点侧重于语言形式;(4)在语言技能方面,公开课注重学生产出性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常规课则注重学生输入性语言技能的训练;(5)在学生话语产出方面,公开课学生产出较多的持续连贯的口头表达。常规课学生的话语产出都是间断的口头应答。最后,本文在分析了量表数据和课堂实录后,提出了一些对英语教学的一点启示。首先,教师应当组织多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合适的脚手架以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