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芙蓉叶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叶,在民间早就用来治疗多种疾病。现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版),在许多民族地区也被普遍使用,治疗脓肿、带状疱疹、肌注硬结、烧烫伤及乳腺炎、鼻炎、腮腺炎等多种炎症。佛甲草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全草。曾收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在瑶族、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广为药用,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痢疾、烫火伤、痈肿、肝炎、癌症等。鉴于木芙蓉叶和佛甲草广泛而确切的医疗用途,但关于二者质量分析方面的研究尚少见报道,笔者主要从活性物质的角度,对两种药材不同采收期的样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质量评价研究。 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木芙蓉叶的鉴定及不同采收期样品主要活性物质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研究;第二部分是对不同采收期(包括不同环境)的佛甲草样品醇提液及其抗肿瘤有效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的HPLC指纹特征及含量测定的比较研究。 木芙蓉叶 木芙蓉叶叶柄中部横切面的显微特征:表皮外侧被有腺毛、非腺毛,外侧皮层具厚角细胞数列,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成环,维管束外韧型,草酸钙簇晶在皮层及韧皮部呈密集分布,髓大。叶柄顶端与基部膨大处横切面的显微特征与中部有所差异。 木芙蓉叶的薄层色谱研究表明,不同采收期样品的色谱斑点数目一致,但在颜色深浅上存在差异,12月中旬样品中与芦丁位置一致的斑点颜色最深。 木芙蓉叶有效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其总黄酮含量随采收期的延长逐渐增加,于12月中旬骤然达到最高;HPLC法对木芙蓉叶中黄酮类成分芦丁和异槲皮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6月中旬至12月中旬的样品中,两成份的含量均呈不对称U型变化,并于12月中旬急剧增加达最高。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木芙蓉叶于冬初采收为宜。购于安徽亳州的木芙蓉叶样品的总黄酮、芦丁和异槲皮苷的含量与自采于中南民族大学的多批样品相比有显著差异,说明产地因素对木芙蓉叶化学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 佛甲草 首次建立了佛甲草乙醇提取液和抗肿瘤有效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了该部位3种黄酮类成分异槲皮苷、金丝桃苷、紫云英苷的含量,并与其近缘种植物药垂盆草醇提液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为佛甲草及其外形极为相似的垂盆草的鉴别和相关成分的比较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通过对佛甲草乙醇提取液的HPLC指纹特征比较发现,不同采收期佛甲草样品低含量成分种类有所差异,高含量成分(主成分)的含量变化大,4月底佛甲草样品中多数主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8月中旬各批样品;8月中旬不同生境(阴湿、干燥向阳)样品的HPLC谱图有较大相似性,多数成分的含量非常接近,仅少数成分的含量在阴湿环境样品中显著高于干燥向阳环境。本研究的垂盆草样品,其乙醇提取液的HPLC谱图中有4个共有成分与佛甲草的部分共有成分相对应。 进一步对佛甲草不同采收期(包括不同生境)样品的抗肿瘤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采收期及生态环境的差异对其 HPLC指纹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峰面积上,总体差异情况大致与佛甲草乙醇提取液的HPLC指纹特征差异相类似。该部位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异槲皮苷、金丝桃苷(非主成分)含量在8月中旬阴湿环境样品中最高,具有抗炎活性的紫云英苷含量在4月底样品中最高,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4月底样品抗肿瘤活性物质总黄酮的含量远高于8月中旬样品),同时考虑到中药疗效为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我们仍认为佛甲草于4月底5月初盛花期采收为宜。 上述研究结果为木芙蓉叶和佛甲草的鉴定、质量评价及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参考依据,为两种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