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语幽默一直受到来自众多学科如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的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相声作为一种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幽默形式有其特有的致笑方式——“包袱”。本文以中国传统相声中的经典“包袱”为语料,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收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旨在探究相声“包袱”背后的言语幽默认知机制以及受众在理解相声“包袱”时所经历的认知逻辑过程。本研究将以三种认知理论(幽默语义脚本理论、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为支撑,透过三维视角对相声“包袱”背后的认知解读机制作一番探究,并以此证明这三种理论的结合与互补对于相声“包袱”所产生的言语幽默具有充分的解释力。作者之所以采用三维视角作为本研究的着眼点,是因为这三种认知理论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幽默语义脚本理论(SSTH)是解释言语幽默认知机制的基点,但它无法解释为何受众会首先启动默认脚本,而关联理论(RT)利用最大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原则之间的反差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关联理论是言语交际的指导性原则,笼统且无法完全反映理解言语幽默形成的动态过程,而概念合成理论(CBT)利用概念整合网络可以将这一动态过程勾勒出来,弥补了关联原则不够细致的缺陷。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三种认知理论(幽默语义脚本理论、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透过三维视角去洞悉相声“包袱”背后的言语幽默认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相声“包袱”的基本认知模型,它有助于揭示受众理解相声言语幽默的认知过程,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言语幽默效果产生背后的逻辑思辨模式。无疑,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化言语幽默研究的理论探索,丰富其逻辑实证的调查手段。但鉴于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作者所揭示的言语幽默的认知机制、构建的相声“包袱”认知模型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批评,这也是本文作者未来努力的方向。借此,作者也希望更多研究者们能参与这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