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观金融理论包括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两大体系。所谓现代金融理论其实就是用标准的主流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精确地刻划金融活动的产物。行为金融理论则是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有限自利的基本预设基础上,把行为者的感情因素、心理活动、社会规范、思维定势注入了投资预测和资产管理活动之中金融理论。在近年来微观金融理论的发展中,二者相克相生,交相辉映。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经济学家们的不懈努力,金融产品和金融系统的复杂性日益受到关注,金融理论开始走出了资产定价技术这一狭窄范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本身来解释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行为的多元化导致金融产品和金融系统的多元化,也导致了金融理论的多元化,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金融研究进入了微观时代。而对于微观金融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综合和深化,揭示这些理论(思想或学说)的起源、作用、演变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探明他们最新的发展方向,对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从90年代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情况以及金融理论发展的百年史开始,揭示微观金融理论在当今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从现代金融理论的源头详细介绍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探讨今天各理论体系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情景。作者力争清晰阐述各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错综关系和承启次序,并对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理论做出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