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但环境改善的情况并不理想,环保投资的治理效果与巨额投资总量不成比例,这样的结果引起了公众质疑。环境绩效评估能够追踪环保产出,考察各地的环保成效,优化政府决策。它利用适当指标阶段性地测量与评估环境政策实施后取得的环境绩效,科学地定量评价环保投入与环境管理的成效,检验各地环境目标实现程度,呈现环境政策变化整体趋势,引导环境政策的良性发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区域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借助这个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区域环境绩效评估自身发展和社会功能拓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必然需要。区域环境绩效评估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目前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始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通过对国内外环境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本论文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中国省级环境绩效评估的技术框架,并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省级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中国30个省市2007-2011年的环境绩效动态评估的实证研究。本论文采用主题框架和DPSIR框架模型构建了由4个二级指标(环境健康、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治理)、14个三级指标、27个四级指标组成的中国省级环境绩效动态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目标渐进法对各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并辅以历史比较法,对结果加以修正,以弥补缺乏政策目标值的不足;采用德尔菲法为各项指标赋以权重;采用环境绩效指数(EPI)来表征减缓环境恶化和改善环境状态的环境管理能力水平状况;利用SPSS软件对中国各省级地区的环境绩效与当地经济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利用渲染分级法分析计算结果,更直观的评估2007-2011年中国30个省份连续五年的环境绩效指数的动态变化趋势。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各省环境绩效指数呈现一定波动性与地域差异性。同年份比较,东部地区综合的绩效优于中部、西部地区;从五年进度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没有呈现出明显改善趋势。(2)通过相关性分析,中国各地区环境绩效EPI与GDP以及人均GDP呈显著正相关,环境绩效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相应的环境绩效水平也较好;中部地区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该地区环境绩效水平没有太大影响,但是生态保护指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以及环境治理指数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西部地区环境绩效水平是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长。本文首次全面的开展了中国省级环境绩效评估研究,构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中国省级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动态的环境绩效评估技术框架,丰富和发展了环境绩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中国环境绩效评估的发展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为中国环境绩效评估工作的推广和完善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