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的主要意旨在于讨论基于“感性活动本体论”的马克思的语言思想。
当马克思从“现实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理解人及其世界时,属人的语言就只能既是这种“活动”和“关系”的表现,又是这种“活动”和“关系”的结果。如此理解的语言本质上乃是生存的一个纬度,它所表明的是人之生存的全部丰富性。语言依其本性,照马克思的理解,首先与“意识”和“思想”有着不可割裂的天然关联,同时又是“感性的”和“历史的”。一言蔽之,语言即“感性的自然界”。由于语言始终植根于人的存在和活动之中,语言破败和扭曲的现状就必定根源于现实生活的全面异化,因而对本真语言回归的期待就意指全面扬弃异化和变革现存秩序的需要。
对马克思语言思想的讨论,尤其是自存在论视角上进行讨论,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问题本身的性质规定了其艰深晦涩处。为达致这一目的,有三个方面的准备是必需的:首先,须对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有深刻领会;其次,须对传统语言哲学思想有较好的理解(文章通过对洪堡的语言哲学的分析来实现);再次,需要一个恰当的参照作为理解马克思语言思想的辅助(文章选择海德格尔的语言之思来作为参照和辅助)。
文章在内容和章节上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部分是对传统语言哲学的代表威廉·洪堡的语言哲学思想所作的简要追述与分析,籍此加深对传统语言哲学渊源的把握。
第二部分是对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分析阐述。对海德格尔的语言本质之思的追问,作为准备性的铺垫、作为沟通和理解马克思语言思想的强大辅助,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心和主体,紧扣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对其语言思想进行直接的阐明和论证。立足于存在论基地,从“语言与意识”、“语言与感性的自然界”、“语言与历史”、“语言与思想”四方面来阐释马克思语言思想的精义。
最后部分是对马克思语言思想之当代意义的一种说明与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