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中的传统礼仪文化及其教学研究

来源 :湖南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礼仪文化元素,尤以文言文为典型。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对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统编版”中学文言文中蕴含的传统礼仪文化元素大体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以及其他礼仪六大类。通过梳理与分析发现,选篇中的传统礼仪文化内容整体呈现出礼仪元素细碎分散、礼俗内涵良莠兼具、明说性暗悟性并存、涉及选文丰富广博、呈现形式多元多样的特点。从“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视角上来看,对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发掘文言文中的礼仪文化元素的同时,探究礼仪文化现象,赏析礼仪文化内涵,对于帮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疏通知识盲点,开拓文化视野,加深文化认知,增强文化底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因此,教师可从依托教材、随文就势、设计专题三个层面,通过结合预习提示、课下注释、课后习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礼仪文化;结合文本,随文而教,从以形释礼、解言析礼、因声寻礼、由礼品人、以礼品文五个方面向学生沁润礼仪文化;以及整合礼仪资源,设计专题,以经典研读、问题驱动、专题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品鉴礼仪文化。由此立足于文言文教学的每一部分,扎实推进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教学。现以统编版七年级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文《鸿门宴》为例,结合课文中的诚信、谦辞敬辞、中华传统座次礼仪等礼仪文化元素,进行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片段设计举例。并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力求为广大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其他文献
报纸
目的 探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
当前乡村发展呈现出愈加多元化的趋势,乡村礼仪文化对改善当前乡村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具有重大意义。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村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交活动场所,也是当地文化与精神的依托,更是在乡村建设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龙衢大湾为例,从传统礼仪文化的视角探索与挖掘乡村传统礼仪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与传承,重构乡村礼仪文化,推动现代社会和谐文明发展
在当今风险社会,发展预防性的司法救济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现如今我国的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法律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框架,在实践中也有了一些探索,但仍然存在重大损害风险认定困难、举证责任分配存在争议、预防性责任承担方式的有限性以及环境司法与预防性的行政监管措施衔接不到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五小叶槭”案为切入点,结合案件中出现的争议问题,对完善我国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提出相关建议
目的:研究miRNA-27a-3p对人表皮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s,MC)形态变化、运动轨迹及速率、黑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黑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取得成人的包皮组织后,将表真皮分离,再用胰酶消化成单个细胞后获取原代表皮细胞,使用差别胰酶消化法从原代表皮细胞中获得纯化的MC并进行培养。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C特异性标志物(糖蛋白100(gp100)、酪氨酸酶(Tyrosinase,TY
<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国从来都是一个热爱劳动,弘扬劳动精神的文明国度。千古未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源于华夏子孙的不断劳动创造;历尽沧桑、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浸润着华夏广大劳动者的心智;博大精深、卓越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伟大人民的劳动实践;熠熠生辉、永续发展的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不竭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智慧力量。一、构建融入劳动教育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时代价值劳动形成人的本
期刊
脱发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病,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应用米诺地尔、系统应用非那雄胺、5α还原酶抑制剂等。微针技术是皮肤科用于治疗脱发的一种新兴疗法,可通过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增加毛囊的血液供应、刺激真皮乳头和毛囊干细胞、激活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等促进毛发生长,具有安全有效、低成本、耐受性良好等优点。本文参阅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微针技术在脱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展开综述。
《诗经》是儒家“五经”之一,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进程中,《诗经》就一直作为中华文化经典的代表性符号得到广泛传播。《诗经》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体现了西周时期和谐的社会秩序和完备的社会规范,这些礼仪制度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行为,更是国外汉学家研究的焦点和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的媒介,在当代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背景下,对《诗经》礼仪文化进行研究和教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以《诗经》中的祭祀礼
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知礼沐心,明理修身”礼仪文化大创项目组,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在中外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礼仪文化交流壁垒。项目组随即以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对这一壁垒及破壁方法展开了研究与实践。根据调研,项目组认为,中外礼仪文化交流壁垒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中外礼仪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语言沟通障碍、中外学生课余生活交织不充分等。针对不同的壁垒产生原因,项目组又设计了系列活动以实现破壁,并取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机器人技术在体育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分析机器人技术发展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机器人在国际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认为其扮演着教练、对手、雇员、队医和朋友5种角色,分别发挥着运动技能提升、同场竞技对抗、赛事场外服务、运动损伤康复与运动健身陪伴等功能。指出,未来体育机器人的发展要进一步提升与优化算法,优化人机交互体验,降低使用成本,并要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