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病毒感染及鲶科鱼(斑点叉尾鮰和黄颡鱼)的免疫特性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鲶科鱼类广泛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大陆上,在世界各地被养殖了好几个世纪。鲶科鱼类作为世界鱼类产业的重要物种,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鲶科鱼类在养殖过程中饱受病毒和细菌疾病的侵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其产量。学者们报道了几种能大规模造成鲶科鱼类死亡和发表的病毒和细菌性疾病。目前认为鱼类通过建立物理和生化免疫系统来应对入侵的微生物。然而,免疫系统组成成分十分复杂,相关酶和信号通路会有效的保护鱼体。已从鲶科鱼类中分离出多种免疫相关蛋白和酶,它们的免疫活性在包括黏膜层和分泌物在内的各种器官中被阐明。本研究报道了斑点叉尾鮰在受到斑点叉尾鮰病毒(CCV)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反应,和重组激活基因2 (RAG2)的发现及在黄颡鱼中的抗菌作用。此外,还在黄颡鱼中发现了一种炎性因子CYPA并研究了其在粘膜免疫的作用。斑点叉尾鮰病毒(CCV)可以对斑点叉尾鮰幼鱼造成致死性感染,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CCV的基因组已经完成测序,其患病率是有据可查的。然而,CCV致病的分子机理却很少有报道。在此,斑点叉尾鮰卵巢细胞(CCO)感染CCV后,利用RNA测序技术分析转录组草图。总的来说,从73231128个测序读取中得到72686438个清洁读取,这些序列进一步组装为747168个contigs。把这些contigs拼接成49119个单基因簇,其中20912个单基因簇可以在NR数据库中找到,并匹配到15911个蛋白质,18333个序列可以在SwissProt数据库发现,并匹配到14625独特的蛋白质。与对照组相比较,我们从中发现了 3641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60个上调基因和3381个下调基因。为了验证这些基因的表达,我们采用qRT-PCR技术分析了 16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进行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确实与CCV感染后引起的细胞凋亡相关,细胞凋亡的发生进一步用标准的细胞凋亡实验来阐明。结果表明,在斑点叉尾鮰卵巢细胞中,CCV可以诱导肿瘤坏死因子(TNF)介导外源性凋亡途径(而不是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CCV发病机制,同时有助于预防斑点叉尾鮰受到CCV感染。重组激活基因2 (RAG2)与RAG1 一起调节了 V (D) J免疫球蛋白重组(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RAG2是一种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关键因子,解析RAG2功能特性有助于了解它在黄颡鱼中对病原体的生物应答。在本研究中,黄颡鱼的RAG2基因已经被成功克隆和鉴定,并且研究了它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黄颡鱼RAG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有1596 bp大小,编码了 53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9.86kDa。与其他物种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了它的保守区和经典分类学和进化。我们检测RAG2蛋白的表达以及制备了 anti-rag2兔多克隆抗体。随后,在不同组织中对其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进行了检测,其中,胸腺组织、脾脏和头肾具有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此外,经爱德华氏菌感染后,在淋巴组织中观察到重组激活基因(RAG2)、白细胞介素1 β (IL-1 β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表达。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黄颡鱼中,rag2可能参与了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鱼的皮肤黏液是抵抗病原体入侵与多种抗微生物酶的动态屏障,包括亲环素A(CypA),一种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活性的多功能蛋白。除了各种免疫功能,CypA可以诱导硬骨鱼类白细胞体外迁移。在目前的研究中,通过质谱分析法,我们在黄颡鱼皮肤粘液中已经发现了几种新的免疫相关蛋白。我们用蛋白质印迹的方法在其中检测到了 CypA基因。在皮肤粘液中,CypA对黄颡鱼白细胞有很强趋化活性。有趣的是,在黄颡鱼CypA基因中,第69个氨基酸位点天冬酰胺(类似哺乳动物中的精氨酸)对于白细胞的吸引是非常关键的位点。这些发现不仅解释了皮肤粘液中多种酶的结构,同时说明了 CypA基因是抗炎症治疗法的关键因子。
其他文献
海水养殖鱼类经常被病原微生物所感染,导致产量下降,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鱼类病害防治仍没有有效的措施,原因之一是病原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尚
鱼类浮游生物是鱼卵和仔稚鱼等鱼类早期发育阶段个体的统称,其体型较小,结构特征与成鱼存在巨大差异。关于鱼类浮游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经历了从传统形态学方法、扫描电镜超微
大青鲨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主要兼捕对象,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高级营养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捕捞压力的增大,以及气候
抗菌肽是免疫增强剂的一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在畜牧业上已经开始应用,大量研究表明抗菌肽能够促进仔猪和家禽的生长,并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然而,抗菌肽在水产动物上的研
本课题以本地野生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实验对象,研究硅酸盐纳米级微球(Layer silicate Nanoparticles,LSN)对鲫鱼饲料镉的驱除和载铜硅酸盐纳米级微球(Cu-exchanged si
随着PCR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PCR及其相关技术在检测恙虫东方体领域亦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对恙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恙虫东方体的基础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PC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生活于潮间带,是全世界重要的水产养殖种类之一。由于其特殊的生态位和较高的经济价值,长牡蛎已成为冠轮动物中得以研究最多的物种之一。在长牡蛎
<正>11月6日上午,广州至天津HT3806全货运航班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平稳降落。此举标志着京东物流的第一架全货机成功首航,京东物流进入全货机时代。据悉,首架全货运航班由京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