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在全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命题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是以陕西省为例对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进行实证研究,顺应了政府十八大提出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为养老服务“中国梦”的实现提出对策建议。陕西省是西部大省,在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陕西省的老龄化更是具有未富先老、城乡倒置以及老龄人口绝对值较大的特点,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陕西省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影响城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公众对于实现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来研究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笔者将养老服务界定为公共产品,依据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提出了城乡养老服务作为一种基本的公共服务其实现的政策、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方面的必要性,在陕西省政府政策的推动下,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也已经达到了实现城乡养老均等化水平的实力,而目前老龄化与城镇化的发展也成为了实现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的催化剂。实证研究方面结合养老服务的内容与文献资料选择指标整理数据从养老资金供给、生活照料、文娱活动、心理慰藉等层次来分析城乡养老服务之间的差距现状,横向比较了各个指标差距的显著程度,发现在基本的生活资金支持与生活照料层次上城乡之间仍差距显著。纵向比较了差距的发展趋势,展示了2007-2012年城乡养老服务在不同指标上差距或大或小的发展,得出了三类不同的城乡养老服务差距走势,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下一步即分析了城乡养老服务非均等存在问题与原因,认为制度间群体身份差异,权利义务不对等、城乡缺乏统筹规划和农村养老服务资源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度导致了非均等化的存在。进一步依据上述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结果,提出要通过树立社保财政联动的公平理念,打破不平衡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将农村也纳入养老服务绩效评价与指标考核体系以及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等措施来最终全面的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