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在使得农作物高产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藻类作为初级生产者,在水生态系统中据有重要的地位。农药对藻类的毒害将会对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藻类对水污染较敏感,并且容易分离培养,因此常被选择作为毒理测定的材料。研究农药对藻类的毒害效果,也是有效评价农药生态效应的基础。本文主要从长三角地区污染少的水域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目标藻种,研究了应用广泛的除草剂百草枯对藻类的毒害效应。旨在为我国农药排放标准和水生态基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了4株蓝藻和2株绿藻为测试藻种,包括: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XW01, M. aeruginosa PCC7806).平裂藻(Merismopedia sp.)、集胞藻(Synechocystis PCC 6803)、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绿球藻 (Chlorococcum sp.)。通过测定生长曲线和叶绿素a含量,研究了不同浓度百草枯对藻生长的影响;为研究百草枯对不同藻的毒性界限值,各种藻在不同浓度百草枯作用下培养6天,通过生长抑制率(P)和农药浓度的自然对数(lnC)的线性回归关系,计算96h抑制率为50%的浓度EC50值、最大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最小有影响浓度(LOEC)以及慢性值(ChV),并以此来综合评价百草枯对6株藻的毒性。同时还通过测定细胞膜透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研究了百草枯对藻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藻对百草枯的敏感性显著大于绿藻,在较高浓度百草枯作用下藻细胞膜透性增大,蓝藻硝酸还原酶在一定浓度下活性增强;蛋白核小球藻的96h-EC50值是铜绿微囊藻XW01的96h-EC50值的7.4倍。光照强度对百草枯的毒害作用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在光强45 μmol/m2/s时,各种藻的EC50值都明显低于弱光照15 μmol/m2/s的EC50值,96h-EC50在较强照光下PCC7806和蛋白核小球藻分别下降了11.8倍和2.28倍。百草枯毒害具有时间效应,暴露的时间越长,毒害作用越强。根据本实验计算获得的百草枯对蓝藻最大无影响浓度为0.015 mg/L。本研究获得的结果为百草枯农药污染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