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西安、长沙、温州三个方言点的元音为研究对象。西安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的关中片,共有9个单元音、14个复合元音、7个元辅组合韵母、8个鼻化元音。长沙方言属于湘语长益片,共有7个单元音、17个复合元音、8个元辅组合韵母以及4个鼻化元音。温州方言属于吴语瓯江片,共有10个单元音、15个复合元音和6个元辅组合韵母。本文对西安、长沙、温州三个方言点元音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全部元音及其不同语音环境中的全部变体。主要对三方言点单音系元音做定位研究并跨音系对元音进行比较研究,测量不同类型方言元音系统及对比汉语主要方言元音系统的异同,为探索可应用于汉语方言元音实验研究及实验比较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模式打基础。本项实验研究使用Praat5.1.43语音分析软件分别提取了西安、长沙、温州方言全部元音及其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全部变体的F1、F2数据,根据所提取的F1、F2数据,计算不同语音环境中的元音的离散度,并用MATLAB软件分别作出各方言处于不同组合关系中的元音声学图。通过对比方言元音的F1、F2数据以及离散度,观察语图和声学元音图,总结西安、长沙、温州三个方言点的元音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音质特点。并对西安、长沙、温州三个方言点共有元音的F1、F2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作出三个方言点共有元音声学分布图。结合另两名同学的研究成果,作出九个方言点极点元音声学空间图,并分析方言点极点元音和声学空间的异同。通过观察各方言点与普通话共有元音的声学对比图以及各方言点单元音声学元音图,分析各方言单元音的F1、F2数据,得出结论如下:(1)西安方言共有α、γ、ε、i、u、y、ι、ι8个单元音。通过对元音。做离散度分析并结合听感,得出结论:西安方言原读作元音。的字,现读音都表现为复合元音,听似复合元音uo;ε舌位较高,已接近中元音;γ舌位位置很低,甚至低于中元音的位置。(2)长沙方言单元音共有7个,分别为a、o、(?)、i、u、y、ι。长沙方言声学元音图相对狭长;i、y均比普通话元音i、y的舌位高;a、o、u、ι分别都比普通话a、o、u、ι舌位低;o舌位比u舌位高;a舌位较靠后。(3)温州方言元音有10个,分别为a、o、e、(?)、ε、φ、i、u、y、ι。ε、e、φ舌位皆接近中元音;(?)舌位稍低,低于中元音位置;o的舌位比u的舌位高且后,元音u发音过程中唇不圆。通过对复元音的Fl、F2数据与相应的单元音F1、F2数据进行对比,探讨元音在不同位置,包括韵头、韵腹、韵尾位置的声学特征和声学变化,确定元音在不同位置的音变现象,并初步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对比鼻韵母中元音与相应单元音的Fl、F2数据,探讨鼻韵尾对元音产生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韵腹一般受韵头的影响小于受韵尾的影响;(2)鼻韵尾对元音音质存在一定的影响,但规律性不明显。通过观察西安和长沙方言鼻化元音语图与声学图,结合其Fl、F2数据,分析各方言点鼻化元音的声学特点并比较两方言点鼻化元音的异同。主要结论如下:(1)西安方言和长沙方言语图表现不同;(2)西安方言与长沙方言发音过程中的音强强弱不同。利用元音稳定指数和元音分化指数分析各方言元音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音质稳定性,主要结论如下:(1)三方言单元音音质整体较稳定;(2)复元音韵头、韵腹、韵尾音质皆有不稳定的情况,韵尾稳定性最差,很多己听似另一元音,其次是韵头稳定性较差;(3)鼻韵母元音音质稳定性没有规律,因音而异。在对三个方言点单元音、复元音、鼻韵母中元音以及鼻化元音音质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三个方言点元音的系统,并进行对比。主要结论有:(1)西安方言有10个元音音位,长沙方言有8个元音音位,温州方言有12个元音音位;(2)三方言相同的音位有5个,分别是i、u、a、y、ι,但是这5个元音音位对应的音值不同,相同的复元音和鼻韵尾韵母较少,仅有5个,分别是ia、ua、ei、au、iau;(3)温州方言同时保留鼻韵尾n和η,西安方言只有鼻韵尾η,长沙方言仅保留鼻韵尾n;(4)西安方言有8个鼻化元音,长沙方言有4个鼻化元音,温州方言无鼻化元音。应用根据元音共振峰标准化算法编制的MATLAB程序,对不同方言的极点元音进行标准化处理。实验表明,不同方言的极点元音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声学模式不同;声学空间分布位置、大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