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10年以来大陆青春题材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2010年以后,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中国电影进入新一个十年。2010年10月,由筷子兄弟制作的微电影《老男孩》在优酷网上映,一夜之间在网络快速流传,为当时各阶层观众交口称赞。《老男孩》不是首部网络微电影,但却是影响最大的网络微电影之一,《老男孩》以其浓重的怀旧色彩,引起了观众强烈共鸣。本文所涉及的青春题材电影,是指2010年以后,由大陆范围内影视公司制作、出品的院线电影,以校园作为主要叙事空间,以青春爱情作为主要叙事线索,以表达当代青年人怀旧的情感诉求为主要内容、以过去与现在双时空交错叙事为主要形式的电影类型。与21世纪开始10年以及90年代的青春电影的“残酷青春物语”不同,2010年以后的青春题材电影以其“怀旧青春”的主题,迅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类型,并不断获得票房成功,同时能够成功地挑起社会舆论层面的广泛关注,成为不折不扣的“现象级”电影。本文认为,青春电影的快速崛起,与当前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群体性怀旧心理有着密切关系,它是社会中怀旧情绪的衍生品,同时又以其特有的、具有类型化的怀旧叙事话语,成为怀旧情绪的激发点,它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是所指和能指意义的并生。本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了青春电影的历时性发展以及刺激青春电影进行怀旧叙事的社会背景。在“新十年”中,青春电影表现出与先前青春题材电影不同的艺术特征,比如叙事内涵上由边缘叙事转向大众叙事;主题意义上从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转向对于“怀旧”小情怀的表达等等。本章还讨论了当前青春电影怀旧叙事的文化语境,认为当前互联网的推动以及个体身份的焦虑等共同因素导致了青春电影的怀旧叙事转向。第二章讨论了青春电影怀旧叙事的叙事方法。通过对于青春电影的文本的叙事学分析,主要包括叙事视角的选择、叙事时距的选择,探讨青春电影怀旧叙事的具体表征;同时对于青春电影叙事空间的选择,进而解读空间背后所具有的符号学意义。第三章讨论了青春电影怀旧叙事的文化内涵。认为当代青春电影中的怀旧叙事包含着浓重的所指意义,它是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年历史匮乏的具体表征,是当代人对于匮乏所进行的反抗与对话,并进而实现精神上的诗意栖居,是对无可避免的社会压力与个体焦虑的无奈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