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研发(R&D)人员为研究对象,以人文地理学理论为指导,从中国R&D人员的“区域分布特征”、“行业分布特征”以及“空间分布影响因素”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R&D人员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分别对中国R&D人员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在时间尺度上,利用增长率和极差分析得出,2000-2010年这十年期间,中国R&D人员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并且占世界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于2008年中国R&D人员总量跃居世界各国之首。另外按活动类型分类中,试验发展活动人员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按执行机构分类中,企业的主体地位逐渐突出,但是中国R&D人员中研究人员的数量有待提高。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层面,东部地区的R&D人员增长速率最快,所占比重也不断提高。在六大经济区域中,中南地区的R&D人员增长速度最快。而2000年之后中国省域R&D人员相对增长速度差异在逐步缩小。在空间尺度上,运用基尼系数分析发现,东、中、西三大地带R&D人员的空间分布越来越不平衡。在六大经济区域层面,R&D人员主要向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集聚。另外用Getis Ord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省域R&D人员进行冷热点格局分析发现,2000年中国R&D人员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上海和京、津、冀地区呈点面状分布,2005年中国R&D人员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呈面状分布,2009年中国R&D人员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呈带状分布。其次,利用加权平均基尼系数得出,2009年中国R&D人员中第三产业R&D人员的地理集中度较高,而通过Moran I指数分析发现第二产业R&D人员地理分布的空间关联性较强;利用省区专业化指数分析得出沿海地区省份的R&D人员结构较西部地区多元化,北方地区的R&D人员专业化程度低于南方。最后,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高校大学生数量等指标是影响R&D人员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运用了Getis Ord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中国R&D人员进行冷热点格局分析,可以清晰地呈现中国R&D人员的时空演化特征;第二,中国R&D人员的行业地理集中度和省区专业化分析结果,为中国研发活动和产业布局提供了理论参考;第三,在基于人才分布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R&D人员的现状,提出了中国R&D人员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