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汉江沿江滨河湿地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呈狭长的带状分布,面积小且斑块化严重。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湿地内部景观演变相对剧烈,抗干扰能力减弱,生态功能退化。湿地植被是湿地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是湿地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的基础,也是湿地退化和演替最直接的指示物,湿地在不同的演替阶段,植被生长状态及空间分布格局也具有差异。解析植被生长状态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阐明植被覆盖度时空异质性和稳定性及其环境响应机制
【基金项目】
:
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汉江流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与示范链—沿江及滨河湿地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S2019-YF-ZDCXL-ZDLSF-00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工湿地植物根系生长空间胁迫诱导的适应性跃变与污染物强化去除机制研究(5187853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江沿江滨河湿地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呈狭长的带状分布,面积小且斑块化严重。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湿地内部景观演变相对剧烈,抗干扰能力减弱,生态功能退化。湿地植被是湿地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是湿地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的基础,也是湿地退化和演替最直接的指示物,湿地在不同的演替阶段,植被生长状态及空间分布格局也具有差异。解析植被生长状态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阐明植被覆盖度时空异质性和稳定性及其环境响应机制,探究水质与湿地植被的响应关系,对定量解析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借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FVC)表征湿地植被,利用2000-2020年MOD13Q1数据、Landsat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Sen+MK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双向指示种分析法、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变异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解析植被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了汉江流域(陕西段)湿地植被变化特征,探究不同覆盖类型湿地植被的演替方向,解析湿地植被生长状态和覆盖度异质性与降水、水质条件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时间上,研究区在3~5月NDVI显著上升,在9~11月份显著下降。年均NDVI呈上升趋势(R~2=0.753)。空间尺度上,2000-2020年研究区局部出现了显著退化现象,研究区NDVI明显下降面积占比7.70%,略微下降面积占比7.84%。流域上游湿地植被NDVI最大退化面积达区域总面积的73%。流域下游湿地NDVI最大退化面积为区域的61%。(2)典型研究区植被盖度分区图显示湿地植被沿河流垂直方向呈梯度分布,随距河流距离增大植被盖度逐渐增大。较为弯曲的沿河岸边及支流和干流交汇处植被盖度类型多样。(3)流域上游典型研究区植被盖度分区图中低盖度植被占比呈现平缓的上升趋势,由12.99%增大到18.86%。低植被覆盖度区域处于重度波动,变异系数为0.34。流域上游典型研究区内中低和中高盖度植被净变化量分别为区域面积的-4.60%和-3.42%,所以在2000-2020年退化具体表现可能为酸模叶蓼群落、狗牙根+钻叶紫菀群落、芦苇群落等中低和中高盖度植被减少,减少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2%。(4)流域下游典型研究区内2000-2005年低盖度区域和高盖度植被面积均增加,中低盖度植被变化为重度波动(r=0.43)。2000-2005年湿地植被面积下降,下降了流域下游典型研究区面积的4.01%。2000-2020年中高盖度植被净变化量为区域面积的-2.82%,退化主导的植被群落可能为小蓬草、芦苇群落等中高盖度植被。(5)气候和人类活动均会对流域上游植被月际生长状态变化产生显著影响,农业活动对流域上游典型研究区湿地植被生长有抑制作用,降雨量和气温的增大对湿地植被生长有促进作用。人类活动是湿地植被生长状态年际变化和湿地植被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为排污活动增强对中低盖度植被(如酸模叶蓼群落、狗牙根+钻叶紫菀群落)和中高盖度植被(芦苇群落)生长有抑制作用。(6)流域下游湿地植被NDVI月际变化与降雨量、粪大肠杆菌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降雨量增大植被生长有促进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无机盐污染的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有显著抑制作用。人类活动也是湿地植被生长状态年际变化和湿地植被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对中高盖度植被如小蓬草群落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其他植物群落起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汉江流域(陕西段)湿地植被沿河流垂直方向呈梯度分布,较为弯曲的沿河岸边及支流和干流交汇处植被多样性较高。流域上游典型研究区内植被退化主导的植被可能为酸模叶蓼群落、狗牙根+钻叶紫菀群落、芦苇群落等中低和中高盖度植被,流域下游典型研究区退化主导的植被可能为小蓬草、芦苇等群落等中高盖度植被。气候和人类活动均会对典型研究区植被月际生长状态变化产生显著影响,农业活动对流域上游典型研究区湿地植被生长有抑制作用,降雨量和气温的增大对湿地植被生长有促进作用。人类活动是湿地植被生长状态年际变化和植被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对中高盖度植被如小蓬草群落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其他植物群落起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作为高级氧化技术之一,由于其氧化能力强、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污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其技术核心是制备高效、经济且环保的新型臭氧催化材料。生物炭材料作为一种常见的低成本且易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催化臭氧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在实际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但是目前对生物炭催化臭氧的研究比较有限,生物炭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仍有待提升以及催化臭氧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明
棉纤维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天然纤维,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表面富含羟基,可通过表面改性制备具有高吸附性能的废水处理材料。本论文以脱脂棉为基材,通过在棉纤维表面引入芳香杂环化合物来赋予水处理功能,用以吸附铬酸根离子和阴离子染料。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聚吡咯改性棉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采用吡咯作为功能单体,利用其易聚合的特点,在脱脂棉表面进行反应聚合,制备了聚吡咯改性棉(CPPy)。采用扫
区域绿地是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除耕地外具有城乡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游憩健身、安全防护隔离、物种保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是城市市域范围内碳汇的主要来源。城市发展导致的碳排放与区域绿地产生的碳汇之间的矛盾严重威胁到城市的低碳发展。研究表明,2010—2015年中国区域绿地面积减少了16.4×10~3km~2,其中35.2%由于建设用地扩张造成。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
现阶段在新能源汽车规模效益的推动下,动力电池市场发展越来越迅速,对动力电池的要求更加严格。其中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混合电动车等。正极材料的比容量、结构稳定性等会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 Ni0.8Co0.1Mn0.1O2(NCM811)具有优于其他正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然而,NCM811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表面结
四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需求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树木被大肆砍伐,温室效应加剧,自然调节开始失衡。近几年一些科研人员开始寻找林木资源的替代品以及研发高效、高性能的可再生材料,以满足日益剧增的消耗需求。在大自然中,纤维素主要存在于棉花、树木以及其他植物和农作物中,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每年都有超过数亿吨的纤维素被焚烧、被废弃导致资源浪费,如何将废弃的纤维素重新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近年来,利用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染色纤维经过混和后纺制加工而成的纺织面料,因其外表呈现细腻柔和,具有独特的朦胧立体效果和质感而深受消费者的追捧,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色纺产业。但在色纺加工中,由于色纺产品的呈色原理并不完全符合“加色特性”和“减色特性”,所以需要通过反复试纺、目测来确定产品效果。随着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发展,
传统村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的载体,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及文化性特点以及丰富的景观资源。晋南传统村落中历史遗迹、传统建筑等历史要素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村落空间形态逐渐破碎。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晋南地区运城市的传统村落光村作为研究对象,从类型学视角对光村空间形态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光
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膜污染是膜分离应用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会导致通量下降,膜结构破坏甚至失效,已经成为制约膜分离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应对膜污染,制备出具有优异过滤分离性能、抗污性能以及稳定性的纳滤膜一直是纳滤膜研究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以设计高通量、高截留率、抗污性能优异以及符合不同分离标准的纳滤膜为目标,选择了具有斜纹结构的尼龙微滤膜作为纳滤膜支撑层,采用
焊接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多数金属产品都是通过焊接技术制造和加工而成。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焊接结构经常会产生气孔等多种缺陷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对焊件的成行焊缝进行质量检测尤为必要。其中,射线检测法是工业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传统的X射线焊缝缺陷检测方法主要是依靠人工查看胶片,此种方法效率低下并且漏检率高,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目前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其速度快、精度高、无接触的优势在
牵伸张力测量在聚酯纤维后纺加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牵伸张力的大小影响着聚酯纤维产品质量。因此只有实现丝束张力检测才可完成丝束张力调控。丝束张力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式张力检测,另一种是张力自动巡回检测。在张力自动巡回检测系统中,需要通过全景和局部摄像头实现局部丝束图像和全景丝束图像中同一根丝束的跟踪匹配。因此本文为解决此问题,对基于全局和局部双摄的丝束匹配跟踪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