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酞菁钴磺酸盐脱硫脱氰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NU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合成具有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及高脱除效率的脱硫脱氰催化剂为目的,在原双核酞菁钴磺酸盐(PDS)催化剂的组成结构上加以改进,合成出以双核酞菁钴磺酸盐为主要成份的新型脱硫脱氰催化剂。并通过活性及副盐的测定找到催化剂的最佳组成配比:双核酞菁钴磺酸盐与水杨酸络合锰的质量比为1∶0.8-1∶3。  结合实验测定,探讨了催化剂浓度、脱硫溶液碱度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Na2S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该催化反应的前20分钟吸氧体积逐渐增大,但整个反应过程的总的吸氧体积趋向于一定值;脱硫溶液碱度小于0.2N时,催化活性随碱度的增大而提高,当碱度大于0.25N时,催化活性随着碱度的增大而下降,在0.2-0.25N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盐也越高,反应温度控制在30-45℃范围内对脱硫反应较为有利。  实验和生产实际均证明,合成的新型脱硫脱氰催化剂在催化活性、选择性及脱硫效率方面都比原催化剂(PDS)有所提高,更能较好地适用于现有的脱硫工艺。  此外,还对H2S液相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电化学方法及光谱技术等手段对PDS催化Na2S氧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反应过程中,分子氧与催化剂分子结合,且被活化成超氧负离子O2-;中心金属离子发生了价态变化。实验测定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均表明,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分子本身发生了歧化反应形成催化电池,实现了底物(HS-)与分子氧间的电子转移。其反过程为阴极反应 O2+Co(Ⅰ)Pc→O2-+Co(Ⅱ)Pc阳极反应H2S-+Co(Ⅲ)Pc→HS·+Co(Ⅱ)Pc从而导致催化反应按自由基历程进行。  最后,简单介绍了PDS法去除工业气体中H2S的脱硫工艺。
其他文献
设计文化与设计伦理研究的主题就是达到设计与人的和谐、设计与文化的和谐,这不仅仅关系到未来设计的发展和走向,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走向甚至是人类对自身未来的抉择。 The
早在20世纪初,二氧化钛(TiO2)就进入了商业生产化阶段,在颜料、油漆、药物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TiO2纳
枸杞子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滋肾补肝、润肺明目等功能。其应用历史悠久,为我国著名的药食共用产品。近年来,对枸杞子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
合成具有不同形貌、结构的纳米材料;寻求稳定、可靠的制备方法;开发出具有优良特性的新材料,是当前材料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采用改进草酸盐共沉淀法和高温
近年来,由于具有特殊的不同于体相的光学、电子、催化等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贵金属和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组装和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Langmuir单层膜
近年来,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污染治理技术,在污水处理和生活用水的深度处理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钨酸铋是铋层状钙钛矿家族中最简单氧化物之一,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