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降解含酚废水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易控制、非选择性地降解有机污染物、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光催化氧化技术的诞生,开创了含酚废水降解处理的新局面。 本文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TiO2粉体材料,通过实验研究了水含量、水解温度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和锻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及晶相组成等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合适的溶胶-凝胶条件是:反应物配比为钛酸丁酯:水量:溶剂量:二乙醇胺=1:1:26.5:1;水解温度条件是22℃;锻烧条件为煅烧温度550℃,煅烧时间为1h。 纳米TiO2的晶型结构与其煅烧温度有很大关系,随着煅烧温度的上升,纳米TiO2的晶型结构会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转变。在550℃温度下煅烧1h,所得TiO2晶形比例为锐钛型:金红石型=8:2。 本文选择金属离子Pb2+对TiO2进行掺杂。对苯酚降解实验表明,掺杂后的TiO2的光催化活性比未掺杂的有了提高。并且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处理,结果其转变温度、活性最高的煅烧温度均比未掺杂的TiO2高50℃左右,X射线衍射检测表明,掺杂后的TiO2粒径比未掺杂的TiO2粒径小。本文还对Pb2+掺杂机理及光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以苯酚为降解对象,研究了影响苯酚降解的几个因素:光照时间、废水PH值和苯酚浓度,得出当光照时间为5小时,苯酚浓度为20mg/l和酸性条件下,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率较高。
其他文献
人脸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公司已经投入到对人脸识别的研究中。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生物特征技术的一种,在如何保障社会信息安全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人脸识别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很多需要研究进行解决的问题。在可控环境下,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但是在不可控的环境下,比如在光照、姿态、表情变化等情况下,人脸识别算法由于不能有效的提取人脸特征信息
学位
众所周知,生物的一切表现都是基因及其直接产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基因的表达不仅受其它基因的影响,又影响着其它基因的表达,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调控机制构成了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通过对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可以更加有效地揭示生物体内基因和其它产物的生成过程以及调控关系,进而促进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为人类造福。因此,研究基因调控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动力学特征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由于
移动AdHoc网络(MANET,MobileAdhocNETworks)是由若干无线移动节点组成的不依赖于任何固定基础设施和集中式组织管理机构而通过节点间的相互协作进行网络互联的一种多跳自组织临时性自治网络系统。网络中每个节点兼备主机和路由器两种角色,通过无线信道实现移动节点之间的通信,主要用于军事战术通信、紧急情况下的快速组网及其它对安全敏感的环境。由于自身的特性和特殊应用使得移动AdHoc网络
学位
学位
学位
近年来,我国在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相关行业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桥梁的设计理论及方法较过去也不断的进步变化,因而就存在了许多未知因素对桥梁的运营安全产生影响。为此,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往往采用相应的模型试验、结构试验、施工监测以及成桥后的动静载试验等手段,对桥梁结构的设计理论、施工技术、新型桥梁建材的使用等进行控制,检验其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本文以光谷三路跨沪渝高速立交工程为研
学位
学位
本课题以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为A1(厌氧水解)-A2(缺氧反硝化)-O(好氧活性污泥)-M(好氧生物膜)工艺的A1、A2反应器培养驯化活性污泥,研究A1、A2段微生物对焦化废水中COD和NH4+-N的降解特性及环境因素对降解过程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工艺A1、A2段的最佳运行参数和控制条件。结合A1-A2-O-M工艺的O、M段,工艺处理后出水中COD和NH4+-N可分别达到《污水综
学位
氢是石油炼制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又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利用CH4、H2O和O2反应直接制取H2和CO2,是简化制H2工艺并为CO2的利用提供便捷条件的新技术途径。本论文着重研究了表面复合氧化物MgSiO负载金属Ni、Cu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性能和动力学规律。以MgO-SiO2(MgSiO)表面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了负载型Ni、Cu双金属和单金属催化剂。经比表面(BET)、X-射线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