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易控制、非选择性地降解有机污染物、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光催化氧化技术的诞生,开创了含酚废水降解处理的新局面。
本文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的TiO2粉体材料,通过实验研究了水含量、水解温度对溶胶-凝胶过程的影响和锻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及晶相组成等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合适的溶胶-凝胶条件是:反应物配比为钛酸丁酯:水量:溶剂量:二乙醇胺=1:1:26.5:1;水解温度条件是22℃;锻烧条件为煅烧温度550℃,煅烧时间为1h。
纳米TiO2的晶型结构与其煅烧温度有很大关系,随着煅烧温度的上升,纳米TiO2的晶型结构会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转变。在550℃温度下煅烧1h,所得TiO2晶形比例为锐钛型:金红石型=8:2。
本文选择金属离子Pb2+对TiO2进行掺杂。对苯酚降解实验表明,掺杂后的TiO2的光催化活性比未掺杂的有了提高。并且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处理,结果其转变温度、活性最高的煅烧温度均比未掺杂的TiO2高50℃左右,X射线衍射检测表明,掺杂后的TiO2粒径比未掺杂的TiO2粒径小。本文还对Pb2+掺杂机理及光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以苯酚为降解对象,研究了影响苯酚降解的几个因素:光照时间、废水PH值和苯酚浓度,得出当光照时间为5小时,苯酚浓度为20mg/l和酸性条件下,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