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我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部现象级电视剧《欢乐颂》。关于这部电视剧的关键词,有人说是欢乐,有人说是女性,还有人说是现实。总之,它带着巨大的争议性和话题性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影响这部电视剧热播的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在于:其一,对市场需求的有效满足;其二,对社会心态的精准把握;其三,对主流话语的灵活运用。我们可以发现,冲突主题是这部电视剧的精髓。美国剧作大师罗伯特·麦基说:“若无冲突,故事中的一切都不可能向前发展。”事实上,冲突既包含了叙事内容,又是叙事手段和叙事技法。它是叙事过程中的内驱力,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变化,使剧中的人物形象得以成型,变得丰满。电视剧《欢乐颂》的叙事主线是五位女性的爱情故事,相伴而生的是性别冲突。自从出现了人类社会,性别上的差异就已经存在。虽然《欢乐颂》为我们塑造了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但无论是处于相对主动地位的安迪、曲筱绡,还是处于被动地位的邱莹莹、关雎尔,在情感上都遭遇了伤害与欺骗,或是选择了妥协和退让。这其实是大众媒介为我们塑造的性别的“刻板印象”,反映了社会及大众对两性之间的一些固有成见。而在性别冲突背后,是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来所积淀的男权意识。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两性间的二元对立正在消解,女性的自主意识也在苏醒,人们更加期待男女双方在亲密关系构建过程中能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电视剧《欢乐颂》的叙事副线是剧中的阶层分化及阶层冲突。剧中的五位女性本属于不同阶层、不同背景,因为同住欢乐颂小区22楼而汇聚在一起。剧中我们看到她们因为生活方式不同引发的日常矛盾,因为思想观念差异带来的人物纠葛,以及社会资本的鸿沟所构筑的戏剧冲突。在阶层冲突的背后,不可忽视的是阶层固化与阶层流动的现实存在。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当然渴望能够打破阶层固化,阶层之间可以实现自由和自如的流动,并寄希望于各社会阶层之间能够和谐共处。电视剧《欢乐颂》同样描绘了以“五美”的友情来突破阶层固化的美好愿景,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不过是影像的乌托邦,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和冲突终是不容忽视,也是难以逾越的。电视剧《欢乐颂》为我们构建了叙事新景观。其叙事风格具体可概述为:鲜明的叙事主题及人物形象、多线交织的叙事线索、叙事中的延宕与高潮。不过,对待任何事物,特别是这种现象级电视剧,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知和理性的反思,而其中的精彩之处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具体而言,该剧从这样几个方面给我们带来启示:人物形象:在承袭原型的同时注重时代创新;叙事结构:以矛盾冲突形塑结构张力;文化内涵:以影像再现促进社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