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虽然并未成为能代表两汉文学特色的主流文体,但其在两汉四百年间的创作传统可以说是不绝如缕,从未断绝。并且这种相对自由的文体由于更少功利目的,也就更为深刻地展现了士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因而通过诗歌来研究两汉士人的心态世界和价值取向,并进而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原因和对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本文拟从此出发,采用文学、文化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文证史,以史广文,着重从诗歌文本出发,来探讨文学创作的主体——士人在两汉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特殊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用历史的眼光动态地考察在汉代大一统环境中士人心态的变化历程,从中钩稽出作为古代知识阶层的士人独特的精神气质,认识士文化的变化轨迹及文学发展演变的自觉化进程。全文分四章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着重于历时性的分析,以时间为序,将西汉划分为前期与中期和中后期两个时段,将东汉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段,结合时代环境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士人心态的变化历程。士人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物,其心态不可避免地深深打上了具体时代背景的烙印,影响汉代士人心态变化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政局、士风、社会思潮、士人个人生存状况和生活出路等,进而影响其诗歌创作形成了特殊的风貌。这一部分主要从外部时代环境出发,结合作者有明确记载的文人诗歌,分析汉代士人的心态状况。并研究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诗歌创作经历的从表达群体意志到抒发个人情意,从言志到缘情的转变,从而逐步走向自觉化的进程。第二部分:第三章。着重于共时性的分析,主要从文本出发考察在诗歌中展现的汉代士人心态的共性特征,依据诗歌中体现出的士人心路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部分:社会政治意识、道德情感意识、生命感伤意识,并辅之以典型案例《古诗十九首》来探讨这些共性特征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第三部分:第四章。从汉代特殊的时代环境出发,分析影响两汉诗歌中士人心态特征形成的一些其他外在原因。本章试图从经学意识形态、从四言到五言的诗体流变、道家思想和神仙观念、风俗文化这四个因素在诗歌中的体现,来探讨它们对汉代士人形成特殊心态所起的重要作用,并着重研究诗歌创作是怎样脱离群体意识的束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走向个体和抒情的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