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萘侧基聚合物接枝及多酚-金属配位聚合物碳化修饰磁性粒子的制备及应用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样品前处理是分析痕量物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磁性固相萃取(MSPE)运用磁性粒子做吸附剂,简化了吸附过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萃取方法。采用功能化磁性粒子可以有效的提高萃取效率。因此,新型功能化磁性吸附剂的制备是分离与富集领域的研究热点。  Fe3O4是MSPE常用的磁性纳米粒子,但Fe3O4易聚集、氧化,表面官能团少,因而对复杂基质中分析物的选择性较差。聚合物链具有可设计的功能性,高密度的吸附位点,较高的吸附容量。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孔隙率,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优势。因此,聚合物及碳材料修饰的磁性粒子不仅增强了纳米颗粒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磁性吸附剂功能性。本文分别制备了聚合物及碳材料修饰的磁性粒子,并分别将其用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植物激素的分离富集,主要内容如下:  (1)以二氧化硅包覆的Fe3O4为基质,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将萘基丙烯酸酯(NA)单体接枝于微球表面,制得磁性纳米复合粒子Fe3O4@SiO2-PNA,并将其应用于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InDo)和双氯芬酸(DIC)的分离检测。聚合物PNA具有丰富的π电子及两苯环的共轭结构,赋予吸附剂较强的π-π及疏水作用力。修饰PNA后,吸附剂对InDo和DIC的吸附回收率提高了三倍。在最优的萃取条件下,将Fe3O4@SiO2-PNA用于对环境水样中InDo和DIC的分析检测,其检测限在0.61-0.64ng/m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2.1-96.7%之间,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1.9%。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检测限较低,吸附剂用量少,萃取过程耗时少。  (2)采用水热法将单宁酸-Fe3+(TA-Fe3+)配位聚合物修饰在聚多巴胺(PDA)包覆的Fe3O4表面,并以其为前驱体制备磁性碳材料Fe3O4@C-HT。对所制备的磁性碳材料的化学组成、形貌和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Fe3O4表面的PDA层增强了TA-Fe3+聚合物在磁性粒子表面的结合力,高温碳化下,所形成的碳层较为均匀。所制备的磁性碳材料比表面积较高。将制备的磁性碳材料用于植物激素的分离与富集,并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Fe3O4@C-HT对目标分析物具有较好的富集效果,较快的传质速率,吸附及解吸附平衡均可在1min完成,该磁性碳材料有望应用于植物体内痕量激素的检测。
其他文献
曾经遇到过一个像打了鸡血的社交达人,  在各种场合见到他,都在干一件事:  扫对方的微信二维码,建群。  同一个人有可能被他分在不同的组里,  他在各种组里闪烁,其他人却是各种沉默,  最后大家纷纷退群,  他就这样在大家的视野里消失了。  微信朋友圈,到底是个神马圈?  早在Facebook开始流行前的25年左右,  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便已针对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多组分反应(MCRs)就是将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原料进行一锅法反应,并且最终产物结构包含所有反应原料片段的合成方法。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多组分反应已成为由简单易得的反应原料出发合成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一类有效工具。相比传统合成方法,多组分反应具有反应时间短,资源浪费少和原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化学领域中,利用多组分反应设计合成结构复杂,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合物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本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氯化
六价铬被认为是对环境有毒害的重金属离子,随着工业的发展和铬的大量工业应用,每年将产生数以万吨的铬工业废水。目前处理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很多,比如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以及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事物所具备的艺术价值有了更高要求,而现代设计理念,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相应的营销效果。作为现代设计理念的重要部分,情感理念
衰退病是柑橘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性病害之一,已导致全世界多个柑橘主产区的柑橘树死亡。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主要通过感病接穗嫁接和蚜虫取食进行传播,
以酶为靶点(端粒酶抑制剂、拓扑异构酶)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抗肿瘤作用的新靶点之一,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是现今发展较快的一类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纳米氧化铜是一种新型高工能精细无机产品,在磁、光、电、热、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半导体、磁性存储介质、太阳能转换器、变阻器、有
《收藏·拍卖》:请简述你的摄影作品的取材和定位。  谢至德:我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关于香港的城市空间和人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十分喜欢在这个城市漫步,吸引我的并不是维多利亚或山顶的景观,也不是为游客设计的旅游景点,而是在城市里边一些被人遗忘的角落,这些角落对我来说就是香港这个城市的独特之处:好像天桥下的公园、人为化的大自然景观、午休的厨师、地铁车厢的妙龄少女等。在1996年拍摄关于回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