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结合词汇化和转喻的相关理论,提出动宾结构词汇化的转喻理论,意在证实动宾结构词汇是词汇化的结果,其本质是转喻。 本研究采用内省法,并用英汉语料加以例证,旨在解决三个问题: 1)证实转喻为动宾结构词汇化的认知机制; 2)解释转喻在动宾结构词汇化中的作用方式。 3)以英汉词汇实例证明动宾结构词汇化的认知机制是转喻。 研究发现: 1)转喻是动宾结构词汇化的认知机制。 2)词汇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句法成分合并,其本质是靶域为“VO”的转喻映射,结果“VO”得到突显而整个句法结构背景化;第二阶段是该结构转喻映射向主语以致转指。其中名词化是转喻映射向施事,或相当于施事的语义角色,亦或由施事作用而来的语义角色的结果;形容词化则是名词化诸目标域进一步映射向特征的结果。 3)通过实例分析,英汉动宾结构名词化都可分为“主语指代施事”,“主语指代感受”,“主语指代施事的活动”,“主语指代施事用具”,“主语指代施事指代结果”,“主语指代施事从事的职业”。动词和宾语词素顺序及发音皆可发生变化。但英语词性较汉语稳定。由于时态标记的存在,形态较汉语丰富。但表示去恶存善时,汉语词汇的一种意义有多种表达方式。汉语存在缩略式动宾名词。此外,汉语存在“主语指代移动物指代结果”,“主语指代施事指代时间”的名词化。英汉形容词化都有“主语指代施事特征”,“主语指代感受者的特征”,“主语指代施事所从事活动的特征”,“主语指代施事结果的特征”,“主语指代施事用具的特征”。动词及宾语成分作为最突显项目抽取特征被转喻映射向特征而抽象化。英语形容词化的结果较汉语稳定;形式较丰富。汉语动宾结构形容词词性易转换。 通过揭示动宾结构词汇化的动态认知过程,弥补了以往句法-词汇界面认知研究的一些不足。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如其它构式(V+V, N+N)的词汇化;动宾结构的动词化和副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