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货物约束系统甩尾力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2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货物运输量的增加,货车运输的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货物捆绑器作为公路运输中货物约束系统的主要元件之一,也得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捆绑器的使用规范及相应标准,这阻碍了捆绑器的普及和发展。要制定捆绑器的使用规范,首先要分析载货车辆发生事故时捆绑器的受力情况。甩尾作为车辆事故之一,发生频率较高,而且危害也比较大。因此本文将研究捆绑器在货车甩尾事故中的受力情况,为我国制定捆绑器的使用标准提供依据。   本文把车辆、货物和约束系统构成一个系统,选用EQ1156W3型载货汽车为研究对象,根据货物的质量和美国公式标准选用2个TD50B型捆绑器作为货物的约束装置,建立了车辆—货物—约束系统的实体模型。分析了导致货车甩尾发生的主要原因:1.载货货车遭受侧面碰撞而绕自身打转。2.制动过程中的剧烈侧滑而导致的甩尾。然后,分别对这两种甩尾情况下车辆—货物—约束系统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   对于受到侧面碰撞而导致的甩尾,参照美国乘用车侧面碰撞标准ECER95的规定,对碰撞过程进行分析,求出了受侧向力作用时,车辆发生甩尾的条件,并计算出了碰撞阶段货车的平均侧向加速度α和平均横摆角加速度(α),之后分别对过顶捆绑方式和环形捆绑方式下的捆绑带进行分析,求出了两种捆绑方式下捆绑带张紧力的计算公式,并分别得出两种方式下捆绑带失效的判定条件。然后对两种捆绑方式下捆绑带的张紧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对于制动侧滑导致的甩尾,依据汽车理论中关于转弯制动性能试验的规定建立了制动过程货车的四轮动力学模型和过顶捆绑方式下货物约束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计算了各个轮胎所受的支撑反力,以及确定了货车发生甩尾的条件,之后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载货货车在制动甩尾时捆绑带的张紧力变化曲线。从而求得制动甩尾情况下捆绑带失效的判定条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兴建,边坡尤其是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日渐突出,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如何采用经济、安全、高效的手段对这些高边坡进行加固,以
【摘要】新课程理念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巨大动力。要想小学生把语文学好,就必须让他们对语文课堂和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但仅凭课本上的几幅插图和老师的空泛说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视觉需求,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网络可以把图像、画面、声音等多媒体结合文字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使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眼前,让学生如临其境。  【关键词】语文;课堂;图像;画面;声音
宜宾珙县双马水泥厂岩质边坡位于巡场溶蚀洼地与低山接壤的山麓地带,又处于年降雨期较长的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红粘土层与二叠系下统灰岩层组成,地下基岩
当进行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时,迫切需要在信息采集的同时对设备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处理和故障诊断。为了能够采集到完整而全面的故障信息,诊断系统需要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连续不断地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故障类型。根据现代企业的需要,故障诊断系统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如果系统能够随身携带,使用时将会非常灵活和方便。为此,研究和开发了基于OMAP5912的准在线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充分借鉴了离线故障诊断系统
现代电力电子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发展趋势使开关频率越来越高,软开关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电路高频化过程中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增加的问题,因此软开关技术成为逆变器高频化的重要技术之一。软开关理论研究非常活跃,但对软开关逆变器的应用研究相对滞后,本文以辅助二极管谐振极逆变器(ADRPI)作为对象,设计了一种实用的零电压检测及死区补偿电路。本文重点对ADRPI软开关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文中分析了ADRPI逆
动力水汽系统是氧化铝企业生产能源供应系统,动力供应质量和调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发展,传统的人工调度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本论文针对企业内部
本文以惠民凹陷商河构造带为研究区,收集和整理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资料、近200口井的测井、钻井、试油等资料,对惠民凹陷商河构造带砂体输导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输导体系的
大庆采油八厂升平油田从1989年开始进行注水开发,经过基础井网、三次加密等开发阶段的调整,50%以上的油层已经水淹,到2010年12月综合含水已经达到73.8%。研究层段葡Ⅰ油组为浅
随着电力系统非线性负载的不断增加,电网中的谐波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谐波造成电能质量恶化,并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有害影响,会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谐波治理势在必行,而
学位
在大老爷府地区气藏评价研究过程中,钻井较少阻碍了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进行。如何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实现地震与地质的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本论文在综合运用地震、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