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污染问题一是个世界性难题,其中烷烃末端或进末端氧化酶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许多微生物能以中长链正构烷烃为底物生长,但是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酶及其表达条件等方面研究较少。本论文以实验室分离的石油烃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NY3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该菌株利用碳源的多样性,同时考察了不同碳源诱导的烷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再此基础上对该该菌株烷烃氧化酶做了初步识别。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铜绿假单胞菌NY3生长碳源具有多样性,能够以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等糖类,C5-C16正构烷烃和柴油等、正丁醇、戊醇、己醇、辛醇等及其一些有机酸等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且NY3在上述碳源生长,可诱导出烷烃氧化酶,尤其以丙三醇和十六醇为碳源生长时,诱导出的酶活性最高,30min可使十六烷的降解率分别为39.05%和38.78%。2、研究结果表明,NY3能更好地应用于长链烷烃的降解。当菌体降解辛烷时,乙酸铵和乳酸均可作为酶催化反应的启动因子,降解正十六烷时乙酸铵可作为酶催化的启动因子,可使酶活性提高29.86%。3、Cu2+和Fe2+对酶活性表达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可初步判断铜绿假单胞菌NY3的烷氧化酶有类似sMMO及pMMO酶系,其在烷烃上的表达受到Cu2+的调控;培养液中铜离子浓度≤50μM时,sMMO表达;当铜离子>50μM时,sMMO表达机制关闭,同时pMMO表达被启动。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烷氧化酶的深入研究及其NY3在石油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