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我国在2001年启动了自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前七次相比较,这次改革是从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到学生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它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之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些挑战与机遇,教师素质无疑成了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如何突破这一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并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教师成为研究者(Teachers as researchers)”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义语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研究型教师也随之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目标。随着新课程在全国逐步实施,提升教师素质、改变教师观念已变得极为迫切。特别是在今天大力提倡“科研兴校”的背景下,丰富研究型教师的内涵并探讨促进其成长和发展的策略更具有时代先导意义。 笔者从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参阅众多学者对此问题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思考,论述研究型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时代意义,探讨研究型教师的内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发展的策略。以期对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论文共分为六部分。 一、基于国际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大背景,论述教育发展必然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目标,研究型教师的提出符合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从:1.知识经济时代;2.教师专业发展;3.新课程改革;4.教育科学发展等需要出发,论述时代对研究型教师的呼唤并对其成长与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探索。 三、以丰富研究型教师的内涵为目的,分别从三方面加以论述。(一)教育观念:1.教师观;2.学生观;3.课程观;4.教学观。(二)教学能力:1.教学反思能力;2.教学监控能力;3.教学探究能力。(三)科研素养:1.科研意识;2.科研能力;3.科研方法;4.创新精神;5.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考察制约研究型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各种因素。(一)科研素养不容乐观:1.动力不强;2.认识肤浅;3.方法缺失。(二)教师培训弊端日益凸显。(三)学校评价失当:1.阻碍素质教育实施;2.限制教师专业发展;2.制约团队精神发挥;3.影响教师教学改革等。 五、分别从(一)改善学校制度建设;(二)实施校本培训;(三)引入发展性教师评价;(四)开展反思性教学等方面,尝试提出促进研究型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