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组成部分的主力军,在缓解就业压力、带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较大贡献,但是中小企业所获取的融资待遇并没有和所做的贡献相对称。中小企业因自身局限等原因难以达到一般商业银行贷款、股票融资等融资渠道的门槛,往往受困于融资难的发展现状,但是我国一直在为解决此问题而不断做努力,在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门槛相对较低的融资产品。2007年推出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一度让中小型企业看到了曙光,但相对来说发展较为缓慢,接着2009年推出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盛行一时,2011年在此基础上又推出区域集优集合票据融资模式,又引起中小企业的关注,但是发行至今却处于断档状态。集合票据自2009年至今发行126只,解决400多家企业300多亿元的融资需求,这对中小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集合票据为研究对象,加入区域集优票据样本,定性定量相结合深入分析集合票据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得该融资模式真正成为中小型企业行之有效的融资途径,缓解其融资难的现状,这不仅为中小企业、中介机构、政府等各大主体了解该融资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且也丰富了集合票据的理论研究。首先,文章梳理了集合票据相关理论并对现状做了系统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效率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衡量概念,是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最有效利用的理论研究始点,而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可通过企业投资的资源、承担的风险与获得较大产出效益来衡量该融资模式是否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使用。因此融资效率是可以衡量而且用于评价融资模式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也是企业选择该融资渠道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论文在DEA模型的基础上,改进该模型,利用超效率DEA和三阶段实证研究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效率。通过与中小型企业的集合债券、中期票据融资效率值对比分析发现,该融资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通过深入分析区域集优集合票据融资效率得出,联合发行人投入冗余过多、产出能力不佳、企业筛选环节严谨性受到质疑以及合理使用募集资金的程度较低,同时经济、劳动力水平较高地区的中小企业存在人才流动性高等而不利于融资效率提升。其次,在集合票据现状分析以及效率实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阻碍集合票据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票据的非市场化等宏观因素,以及票据成本高、流动性差、信用担保方式单一、行业关联度高和区域集中度高、募集资金使用的自由度过高、违约风险过高等微观因素。最后根据集合票据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优化集合票据融资模式,更好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