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nu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第五次国家人口普查数据表明,1999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10%,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年来,灾害频发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我国18620.3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704.1亿元。老年人由于身心脆弱,抵御灾害能力弱,在灾害中更易受到伤害。作为避难弱者,他们需要社会和政府更多的救助。因此,面对日渐庞大的老年群体,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应采取一些能够满足老年人避难需求的措施,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共建安全社会、和谐社会。本文在以人为本、效用价值论、福祉地理学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经验,在我国已有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机制的基础上,将“五结构一网络”(等级结构、规模结构、功能结构、空间结构、建设标准和支撑网络)的规划思路运用到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中,探讨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原则、思路与流程。老龄化背景下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不是对已有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成果的摈弃或是完全颠覆,而是从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及避难需求出发,更加注重并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五结构一网络”的总体思路框架指导下,老龄化背景下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延续了前期研究-中期布局-后期管理的操作流程,重点是在各个环节做出一些适老型调整。前期研究时,应掌握城市老年人口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空间分布以及居住环境质量等;中期布局时结合老年人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适老型避难场所或对避难场所进行适老型改造,并配合居住区内部环境整治;重点发挥社区在后期管理中的作用,普及防灾知识,组织应急避难演练,提高老年群体防灾避难意识及应灾能力。非灾时扎实的防灾基础工作是灾时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充分发挥效用价值的必要前提。在实践方面,本文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对合肥市老年群体展开关于应急避难场所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实地调研,分析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供需格局,总结目前合肥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老龄化背景下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流程的具体分析中以合肥市老城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和包河区)为例展开研究。最后从适老型避难场所规划布局、建设以及启用和管理三个方面提出老龄化背景下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相关策略。本文正文共约52 000字,图表70幅。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缓冲/回填材料是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的重要工程屏障,能有效保障处置库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在距地表500-1000m的深地质体中,缓冲/回填材料极易受到地下水的侵蚀,产生吸水膨胀现象。同时,高放核废物在进行放射性衰变时会散发出大量的辐射热,蒸发缓冲/回填材料中的水分,使材料发生收缩变形,进而产生安全隐患。此外,在上述水分场变化过程中,材料的持水特性也可能发生改变。因此,掌握缓冲/回填材料在吸水、失水过程
学位
拟热带灵芝(Ganoderma ahmaill)和南方灵芝(Ganoderma australe)为多孔菌目(Polyporales)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灵芝属真菌中富含灵芝多糖、三萜类、杂萜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外对灵芝属真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报道较多,但迄今对拟热带灵芝和南方灵芝子实体鲜有报道。为了丰富灵芝属真
学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网络应用丰富多样,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全球IPv4地址资源严重紧缺,引入IPv6是网络演进的必然趋势,在演进的初始阶段,运营商的网络、业务平台、终端等技术无法全面支持IPv6,并具备IPv6商用能力。因此,未来长时间内,IPv6无法完全取代IPv4,两者将以共存的方式存在,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种IPv6过渡技术,重点突出了 IPv4向Ipv6协议转换的翻译技术,分析了翻译技术应用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