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中华眼镜蛇毒膜毒素(MT-12)动物体内局部用药对膀胱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在动物试验中验证MT-12抑制移植瘤生长的可能机制和安全性,进一步评估MT-12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前景。[方法]应用膀胱癌细胞系RT4,建立裸鼠(Balb/c)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根据MT-12用药量大小,将24只裸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组(0.5mg/kg)、中剂量组(0.25mg/kg)、低剂量组(0.1m g/kg)以及荷瘤对照组(0.9%NS),每组6只裸鼠。实验组分别按不同剂量在瘤周皮下注射MT-12,隔日注射一次,一共需要注射满10次,对照组小鼠在瘤周皮下进行等量生理盐水注射。观察各组裸鼠治疗过程中的一般情况,比较各组裸鼠存活率评价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每隔3日测量肿瘤大小,绘制皮下移植瘤生长曲线、计算平均瘤重和平均瘤重抑制率;停药后次日杀死所有动物,取出移植瘤,大体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价MT-12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瘤体组织内的VEGF、ICAM-1和VCAM-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结论。探究MT-12抑制膀胱癌裸鼠成瘤的作用机制。[结果]1.对照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较MT-12用药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个不同浓度MT-12用药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MT-12用药组的瘤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瘤率呈浓度依赖性,MT-12浓度越高,肿瘤抑制率升高越明显,三个不同MT-12浓度组的瘤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肿瘤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较肿瘤细胞核大深染、核异形以及核质比例增大,MT-12组肿瘤细胞相应改变程度不及对照组,且有一定的退行性改变。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蛋白质水平,瘤体组织内VEGF、ICAM-1以及Cleaved casebase-3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CAM-1的表达在各组无明显差异。4.realtimePCR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各组瘤体组织内的VEGF、ICAM-1以及Cleaved casebase-3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VCAM-1的表达在各组无显著差异。[结论]1.MT-12能够抑制RT4细胞裸鼠皮下种植瘤的生长,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浓度依赖性。2.用药组裸鼠无明显不良反应,裸鼠成瘤后,MT-12组的体重下降较对照组平缓,最终体重也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在有效的抑制浓度下,MT-12具有较高的安全性。3.MT-12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抑制肿瘤的生长。4.MT-12通过抑制VEGF和ICAM-1在m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而抑制肿瘤内血管的生成以及肿瘤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