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的沉吟者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mo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坛又提及了古代汉诗和现代汉诗、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但仍处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主流诗坛为唯一视角之中,没有取得应有的进展。而拒绝当下各方面胁迫的赵野及其诗集《逝者如斯》或者能给予我们启示或新的结论,我就赵野处理当下与传统方面的经验展开论述。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首先是序言,简单介绍第三代的命名,第三代诗人的反崇高、反文化、反英雄、反语言等反叛性,以了解第三代整体创作的概况和诗学追求,进而对赵野进行了简单介绍,以了解其内倾的个性。第一章阐明赵野的诗学立场,面对当下对加速度的追求和线性时间形式的追赶,赵野拒绝时尚,书写缓慢的诗歌,自甘于边缘位置;面对当今诗坛蹂躏语言,各诗人部落以各种名号将汉语弄得面目全非,赵野在追求语言之美,将古典汉语和现代汉语进行了完美结合,将纯洁的语言战争进行到骨头深处。第二章当下性和历史性,主要从精神层面来研究赵野的融汇古今的特点。隐者的情怀阐述其人生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对商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压迫的拒绝;宿命的超越阐述赵野的诗歌内容,即对存在的体验和思考,对生命的叩问,其诗歌拒绝具体事件和历史事件,因而带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深度;真挚的感动阐明赵野诗歌的情感内容和动人心怀的力量及美学效果,因为感动而作诗,而不是为了玄耀或追赶时尚,赵野在抒写着人类普遍的情感。第三章诗歌技巧和风格,从艺术的层面来探讨赵野的美学追求、诗学观念和对古典的继承与创新,古语的运用,将古汉语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并将其激活;典故的运用,暗化古典诗歌意境,使诗歌有了多重阅读的可能性;意象纯洁,多自然物象使诗歌古香古色;舒缓优美的节奏;结构,继承和发展的双重贡献。第四章赵野诗学意义,另一种时间形式,赵野以自己的诗歌唤回另一种时间形式,循环的时间,泥土的时间,中华民族古老的时间形式,也唤回诗歌本质的意义,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回返并使之重现;汉语特质与传统的思考,赵野对汉语特质的独特认领和运用,创作出质朴深沉的文本,启示了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关系,而不是对抗或胁迫的关系,传统可以从容地走进现代,现代可以大度地接纳传统。最后是结语,赵野在内在气质上与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先贤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古人的生活方式,情感态度,认知方式感染着赵野并他的诗文,赵野也以回忆的方式叩问历史,和古人共同感受生命,赵野对古典诗文的创作方法多有借用,从中提取现代抒情因素,创造了今天的古典抒情模式。
其他文献
<正> 赵周不是绘画艺术的爱好者,但他肯定对色彩有着相当敏锐的感受力。这不,早上来到办公室,他立即就被桌面上的颜色组合给吸引在那里了。他傻头傻脑地呆立着,嘴巴不由自主
期刊
公元7世纪印度文学家檀丁所写的著名文艺理论经典书《诗镜》对于古代蒙古文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佛教信徒的作品当中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所以研究和学习《诗镜》是
锡埒图固什绰尔济是蒙古地区佛教后宏时期有名的翻译家、诗人。他终生著述等身,翻译过很多书籍并在所翻译的书籍首尾写下自己独具特色的应颂及跋诗,在蒙古文学历史上创造了其
本论文试图阐释王久辛在军旅长诗创作上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当代中国军旅诗发展做出的贡献,并通过对王久辛在军旅长诗创作的成就与局限的分析,展开对当代中国军旅诗乃至中国当
生物淋滤技术是一门极具潜力的新兴生物技术,是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有效途径。生物淋滤法具有成本低、去除效率高、脱毒后污泥脱水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国际上备受关注。污泥
谈到新媒体,相关院校一般会考虑开设类似网络传播等操作层面的课程,但只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远远不够,理念比技能更重要,还要考虑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为网络环境下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之间冲突的平衡。在网络环境下舆论监督出现许多新的特征,这使得舆论监督对司法独立的侵犯以及司法独立对舆论监督排斥的
本文主要从选诗、注诗、评诗、诗史四个角度对黄瑞云先生的《诗苑英华·清诗卷》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四章,外加绪论和结语。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黄瑞云先生的生平,《
随着航运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大型航运公司为了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保证各自竞争的优势,不断订造运载能力越来越大的集装箱船,致使这类船舶的发展日趋大型化。这种现象对当前航
巴图孟和是蒙古族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是从《鼻子罗顿》,《牧人在夏令营》,《山壑新绿》等作品的社会影响可以看出巴图孟和小说研究的重要意义。到目前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