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性干眼症动物模型的制作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520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建立暴露性干眼症大鼠模型研究干眼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只鼠,按角、结膜暴露时间分为4组,每组5只鼠。通过缝线机械性阻止大鼠瞬目,暴露其角、结膜。于暴露后的1/2、6、24小时及1周分别处死每组大鼠,取双眼角、结膜及泪腺进行病理学研究和超微结构研究,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角、结膜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ax及bcl-2的表达情况。对照组大鼠不进行处理,处死后取角、结膜和泪腺标本按实验组同样步骤处理。结果 研究表明,随着暴露时间延长,不同暴露时间段的大鼠角、结膜和泪腺组织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包括角膜上皮细胞层次增加、表层上皮细胞缺失直至形成溃疡,并有新生血管形成及炎细胞浸润,结膜上皮缺失、杯状细胞代偿性增生并有炎性细胞浸润,泪腺代偿性增生肥大并有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下见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角、结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至消失并可见到凋亡的细胞,泪腺粗面内质网增生、线粒体肿胀、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则表明,不同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角、结膜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暴露性干眼症发病过程中,可以造成暴露的角、结膜组织及泪腺发生特定的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这种机制与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银屑病是一种较常见的与遗传、免疫等多因素相关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大量研究表明 T细胞的活化是银屑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RasGRP1(Ras guany
不同脑区鱼藤酮立体定向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方法和比较  【目的】探讨环境毒素鱼藤酮(rotenone,Rot)脑内立体定向注射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的
目的:  探讨PET/CT对乳腺假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并对比相关文献对各种影像学方法在假体植入术后监测、随访及乳腺癌的筛查等方面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