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圆柱及钢管输电塔气动力特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输电塔上圆截面杆件的体型系数和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等对来流条件较为敏感,对钢管输电塔气动力系数的准确计算事关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主要开展了均匀流场和均匀湍流场下悬臂单圆柱、悬臂串列双圆柱和钢管输电塔塔身节段模型的风洞试验,为钢管输电塔风荷载计算参数的取值提供了试验依据。设计制作L/D=2的悬臂圆柱,在亚临界雷诺数至超临界雷诺数范围内(1.04×105~6.90×105)对悬臂圆柱在两类流场进行风洞试验,着重分析雷诺数和湍流度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并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悬臂圆柱背部风压分布与二维圆柱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超临界雷诺数或带有较大湍流度的来流条件下,上述差异明显减小。均匀流场下,悬臂圆柱在亚临界区间阻力系数明显小于二维圆柱;临界区间,悬臂圆柱长径比越大,阻力系数降幅越大;超临界区间,悬臂圆柱长径比越大阻力系数越小。对长径比均为2的串列悬臂圆柱在均匀流场和均匀湍流场进行风洞试验,着重研究不同间距比的串列悬臂圆柱绕流特性。亚临界均匀流场下,串列悬臂圆柱的前柱同样会受到下沉气流的影响而使实测阻力系数较二维串列前柱偏低;后柱系数随间距比的增加而单调上升,但干扰系数始终小于1;超临界均匀流场下,本文实测前后悬臂圆柱阻力系数大于二维串列圆柱;来流带有较大湍流度或雷诺数达到超临界区间,串列后柱干扰系数随间距比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随间距比的增加逐渐趋近于1。设计制作钢管输电塔单片钢管桁架和塔身节段模型,在两类流场下开展风洞试验,重点研究密实度、宽高比、雷诺数、湍流度等参数对钢管塔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影响。高湍流度来流条件会导致单片桁架体型系数的减小以及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的增大,从而导致两类流场下钢管塔塔身节段体型系数的试验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单片钢管桁架体型系数,我国规范(DL/T 5254-2010)取值总体小于试验值,且密实度较小时偏小程度较为明显,建议我国规范考虑密实度对单片钢管桁架体型系数的影响,适当提高单片钢管桁架体型系数;然而对于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我国规范取值大于试验值,也大于英国规范取值,建议我国规范对钢管输电塔背风面荷载降低系数做部分调整。基于高频天平测力技术对不同密实度和宽高比的钢管输电塔塔身节段自功率谱进行系统研究。由于塔身所受到的顺风向脉动荷载主要由来流的脉动风速引起,同一来流条件归一化的脉动荷载谱对密实度和宽高比不敏感;采用类似顺风向脉动风速谱的表达形式对本文实测钢管塔塔身节段脉动荷载谱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为了全面正确地了解32%吡唑醚菌酯·氟吡菌胺悬浮剂在葡萄园中施用后其有效成份吡唑醚菌酯和氟吡菌胺的残留消解行为。本论文采用添加回收实验,借助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技术
近年来,冷弯型钢组合墙体作为住宅体系的主要竖向承重单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墙面板的支撑作用会对立柱的屈曲模式及墙体承载力产生极大影响,同时不同参数的变化也对组合
非编码RNA(ncRNA)是一大类无蛋白编码能力的RNA的总称,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两大主
适量运动是健康的基础,也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于促进国民健康,减少慢性病发生的内在要求,但不科学的运动与训练、超出自身负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机理到目前为止尚未清楚明了,有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对EMs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在抗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中取
目的当前化石能源的急剧消耗和燃烧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问题越发凸出,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作为“第二代生物能源”的生物燃料,有望解决这类环境问题以及降低对化石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上,全球的能源需求主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但是随着这些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锂
我国目前服役的各型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叶尖与封严涂层对磨,叶尖磨耗尺寸过大,严重影响发动机动力性能,亟需高温条件下使用的耐磨涂层。针对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叶尖、封严篦齿等高温关键部件高性能耐磨耐蚀涂层的研制需求,开展涂层设计,选用cBN颗粒为强化相,选用低应力的氨基磺酸镍电沉积的纯金属镍为粘结剂,制备Ni-cBN复合镀层,用搅拌电沉积溶液使cBN颗粒悬浮,电沉积时随镍的沉积进入涂层,即镍、cBN
太阳能热发电输出稳定且可调度,在能源需求日益增长需求下,高效利用太阳能有着较大潜力。在四种太阳能热发电利用方式中,由于碟式斯特林机有着最高峰值光电转化比,且其可分布式独立运行也可以组网发电,适应场景广,因此有着重要商业前景。碟式聚光镜面系统作为碟式斯特林机的前端能量输入,将平行入射的太阳光聚集成光斑,有着非常高的聚光比,其聚光表现对于整体碟式光热系统产电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而实际使用过程中,镜面聚光
氮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磷脂、核酸、辅酶及辅基(NAD+、NADP、FAD)等的必需成分,也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组分,同时影响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及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