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eb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居民点作为乡村人口集聚的空间载体,其空间格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及政策规划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城镇化加速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均对乡村聚落空间具有重要影响,乡村居民点空间体系优化已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乡村地区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揭示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乡村地域居民点用地合理布局,加快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省辰溪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综合多种理论与方法,分析其乡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格局特征,探讨其空间格局的主导因子,并出优化县域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等级分异特征显著,面积在3hm~2及以下的居民点占总面积的67.20%,以低值集聚为主,空间上,乡村居民点用地热点区与冷点区呈现出“多点式”分布格局。县域中部区域乡村居民点形态复杂程度高,东西部区域则相对简单,用地形态不规划性表现明显,整体上呈南北走向的“条带状”分布格局。用地密度上,乡村居民点核密度平均值为3.98个/km~2,总体密度偏小;县域西部以及西南部地区乡村居民点密度高,东北与东南区域密度偏低,呈现出“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乡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模式主要有三种:自由散点状布局模式、条带状布局模式以及团状布局模式。(2)运用地理探测器对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坡度、海拔、交通通达度、距集镇距离、农业总产值、农业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具有显著影响;自然地理与交通区位因素影响下的乡村居民点用地分布集聚区均位于第1子区域,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的集聚区则以3、4、5子区域为主;此外,两两影响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要高于单因子的影响,各因子共同对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产生影响。(3)针对辰溪县乡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四种空间优化模式,包括城乡融合模式、优化发展模式、控制发展模式以及迁村合并模式,并从加强乡村规划、构建合理集聚网络、收缩乡村空间、促进人口流动以及构建乡村生活圈等方面出了优化建议。
其他文献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最常采用的血管通路,其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均较低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1],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内瘘一旦形成血栓,造成血管栓塞
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能否取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生态管理。加强政府生态管理,提升政府生态管理绩效,首先必须科学评价其绩效水平。本文在
本文通过大小高炉工序能耗主要指标与全国同行业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主要节能指标潜力,并指明降耗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工业爆炸等事故的频发,救援人员参与救援行动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2019年我国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强级台风、地质干旱、地震地动等地质
结合太原市清徐县早春露地西葫芦栽培的特点,引进10个西葫芦新品种进行了2a的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合玉丽和夏圣2个西葫芦品种各性状的综合表现较好,具有早熟、高产、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