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改善我国生态急剧恶化的状况,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如今,退耕还林已成为我国生态建设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于生态脆弱的边远深山区,只有通过生态移民才能解决贫困和生态问题。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生态移民是由政府主导,为进行环境保护和改善贫困状况而进行的迁移。在移民过程中,生态移民群体因传统稳态被打破而导致生活状态和福利出现变化,部分群体移民后面临着被边缘化和陷入新的贫困状态的风险。传统观点大多偏向于考虑区域环境保护,而忽视移民群体付出的代价。因此,通过研究特定区域的生态移民福利变化,因地制宜地制定与之相应的科学的、合理的补偿政策对移民群体来说极其重要,也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森(Sen)的可行能力理论,以武陵山退耕还林区生态移民为研究对象,以福利评估、福利补偿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生态移民福利优化的补偿给予建议。文章的主要思路和结论如下:1.本文梳理了福利相关理论的发展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福利流派的特点,并把森(Sen)的基于―能力‖和―功能‖概念的可行能力理论作为研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之后选取可能导致移民群体福利发生变化的指标作为福利维度进行分析,并选择了基于阿特金森(Atkinson)和塞斯(S.Seth)指数构造理论的多维福利测度模型,以典型区域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生态移民群体多维福利的水平变化和结构分化情况。2.实证研究表明,该区域生态移民群体在移民后的综合福利水平出现了一些上升,但总体上升幅度并不明显。从各维度的福利指标来看,除了居住状况指标的福利水平明显上升之外,其他指标福利水平上升幅度较小,社会保障指标的福利水平出现略微下降(主要由失业风险子维度福利的大幅下降导致),社会性心理指标的福利水平还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降。除了福利水平的变化,移民群体内部的福利分布也发生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人力资本和社会性心理指标的福利分布呈现更加不均衡的状态。这说明移民群体仍存在失业风险增加、在城镇化中缺乏归属感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移民群体在新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感,加大被边缘化的风险,对移民群体在新环境中的稳固和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3.生态移民工程造成了移民群体部分维度的福利水平下降,必须结合生态移民群体的福利变化情况,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对他们进行科学、公平、合理的能力补偿,为移民能力再造和社会重构提供基本保障和支持空间:(1)完善差异化补助政策,根据移民中不同群体的资源禀赋、发展需求和贫困特征,细化移民补助标准;(2)同步配套设施、完善后续保障,增强相应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把教育作为缓解移民贫困状态,缩小收入差距的长期举措;(4)注重对移民的心理扶助,更多地予以他们情绪安抚和精神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