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央银行独立的浪潮,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改革相关法律和制度安排,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随后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实施改革以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1989到2005年,世界上先后有86个国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中央银行独立性改革,其中发展中国家有63个。 为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了中央银行独立性改革?究竟是何种因素影响并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这正是本文提出并试图回答的问题。 本文认为,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提高并不仅仅是一国国内经济运行及其相关制度自然发展的要求,相反,这种提高主要是由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国际压力与驱动力而产生的。这种国际压力与驱动力主要包括了国际资本(主要是FDI)的竞争、全球网络的同质化压力和来自IMF等国际组织与国际评级机构的压力等。同时,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具有很强的内生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国内因素的影响,包括通胀偏好、利益集团及其结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自然失业率、政府债务、政治不稳定以及其他众多因素。因此,影响和促使中央银行独立性提高的因素是双重的。 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央银行独立的基础理论,归纳了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影响因素的不同观点,进行评论并提出了本文的观点;其次,论述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相关概念和测度中央银行独立性程度的主要指标体系,并重点讨论了中央银行独立制度全球扩散的背景;再次,分析了影响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最后,在以上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探讨和分析了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东南亚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历史沿革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