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翻译界中也是如此。西方文化和语言随着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间。MP3,DVD,iPhone等此类的词汇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当中,国内学者对此现象有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这不是翻译,也有人认为这是翻译的一种。不管怎么定义,这个现象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本文作者赞同邱懋如首先提出的观点,称此为“零翻译”现象。 针对各学者的不同意见,本文从描述翻译学派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现象。描述翻译理论是由以色列学者基迪恩·图里(Gideon Toury)在发展了埃文·左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和霍姆斯的描述翻译理论基础上所提出的一套完整的描述翻译学的理论和方法。图里的成就可从3方面来概括:1.指出描述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性;2.提出以译入语为导向的研究方法;3.提出了翻译规范。图里的理论贡献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抛弃了一对一的对应概念,否定了文学语言学意义上等值的可能性(除非偶然因素使然);引入目标文化系统的文化去想对译文的影响;动摇了原始信息具有固定同一性的想法;在相互作用的文化系统中,源于和译语统一于符号学网络。因此本文从描述翻译学派的角度,认可“零翻译”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并且在描述翻译理论指导下,从较宽泛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零翻译”现象的常用8种方法,即2种绝对零翻译的方法,及6种相对零翻译的方法。 然而“零翻译”不能滥用,它需要在合适的范围内使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翻译。在译者主体性的理论指导下,本文提出了“零翻译”适用的范围,以避免零翻译的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