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屠隆(1543-1605),字长卿、纬真,号溟滓子、冥寥子、一衲道人、鸿苞居士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他活跃于隆庆、万历年间,是晚明文学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屠隆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都带有明显的新气象,他以“性灵”论文学,并实践在其文学创作中,是晚明文学由复古思想向性灵思想过渡的代表作家,在明代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位置。本文探讨了屠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他受儒、佛、道三家思想影响的过程;论述了屠隆文学思想的复古与性灵两个发展阶段,并对其文学思想具体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期研究;对屠隆文学思想的转变溯源;总结了屠隆的诗文功能观。首先,探讨了屠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轨迹。屠隆早年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连年落第却始终坚持不辍。入仕后,受政治环境影响,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矛盾,屠隆疏离政治,并逐渐疏离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开始用佛道思想来排遣人生的苦恼。中晚年屠隆更沉迷佛道。屠隆的思想变化,反映了晚明文人思想发展变化的共同走向;屠隆的思想及其心态对晚明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其次,本文探讨了屠隆的文学思想。屠隆早年受复古论影响并有所超越。他提出了很多与复古派相似的文学理论观点,表明了他的文学复古旨趣。但他也注意到了复古派理论与创作的缺陷。后期,屠隆拈出性灵论,由“性情说”转为“性灵说”,并不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屠隆文学思想进程颇为复杂,此后并未完全放弃文学复古的理念。屠隆以性灵“论文学,讲佛理”,主张“文与道合为一”。佛学与文学的性灵有共通之处。屠隆的“性灵说”还受到了阳明“良知学”影响。与屠氏同时,论及“性灵”的不只他一人,他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再次,本文探讨的是屠隆文学思想转变的原因。屠隆早年与复古派诸文人有密切交往,这些人的文学复古观念深刻影响了屠隆。万历十一年前后,屠隆沉迷佛道,文学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加之与冯梦祯、汤显祖、袁宏道等新派文人频繁交游、互相影响,促使其成为“性灵说”的前驱者。最后,本文探讨了屠隆的诗文功能观。第一,屠隆认为诗文能够体现时代的发展。他认为“变”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不可逆转。屠隆承认各个时代诗文之“变”,并认为各个时代诗文各有其“至”,应该体现其所处时代的特征。第二,屠隆认为诗文能够彰显创作主体。屠隆重视作家的个性、品格和才情在诗文作品中的展示,强调作家的主体性。第三,屠隆认为诗文能够展示地域风情。他认为不同的地域有各自的诗文风格。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不同会造成民俗风情、群体性格的不同。不同的语言习惯及表达方式,在诗歌上就能反映出各异的地域风格。论文主要从文学思想、转变原因、诗文功能观等方面探讨屠隆的诗文观,对屠隆在晚明文学史上的作用进行定位,并通过对屠隆个案的剖析,揭示晚明文学思潮的变化历程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