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现代性诉求——以新时期小说创作思潮变迁为考察对象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bour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也称新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转折时期最富有文化张力和文化复杂性的历史时段。本论文以“现代性”理论来审视“新时期小说”,挖掘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现代派、先锋、新写实等小说创作思潮变迁在文学史中现代性的诉求。以新时期文学各个创作思潮的经典文本作为阐释的对象,努力辨析出具有创新性的结论。在伤痕、反思、改革小说文本那里,我们看到现代话语的断裂、反封建主题的现代性、社会现代化的想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艰难的足印;在寻根、现代派、先锋那里,我们发现了,中国式的现代主义作品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相似点,既是临摹又是创新,现代派的文学诉求与世界文学接轨在这里得到衔接;新写实作为一个远离政治话语而关注人的世俗日常生活的创作支流,表现出文学自律的现代化,他们创作视点的下降,以底层小人物叙述为关注点,凸显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情絮。这样,把蕴含在文学史中“断裂性”、“反思性”和“流动性”的内在的关系厘清,终极指向是呈现出新时期文学诉求与现代性构成的内在关系。
其他文献
婚姻是维系家庭的纽带,而家庭是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细胞,这种重要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婚恋题材成为文学作品的永恒热点。   新世纪以来人们的婚姻状况仍然是作家们关注的热点
杜甫困守长安十年,正是大唐盛世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期,盛世表面下掩盖着一系列的社会危机。本文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来研究杜甫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以及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对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