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湖南木材贸易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a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历代以来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木材产地之一。湖南的木材以材质优良而闻名,远销至众多省外木材市场。依靠长江商路和赣江、珠江商路的带动,湖南的经济地位显著提升。本文以民国时期湖南木材贸易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梳理、研读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论述湖南自然地理条件、木材生产运输能力、木材市场规模及木材商帮组织的特点,分析其在木材贸易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还援用生态文明的视角回望和总结历史,评述木材贸易活动的利弊得失,为我国当前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考。本文认为湖南境内适宜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林木生长,湖南人民在继承前代林业经营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林政管理,引进西方林业科学技术,对湖南的林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民国初期至抗日战争前,日趋繁荣的区域贸易活动,成熟的水运网络,以及近代化建设对木材的需求量激增,推动湖南木材贸易达到鼎盛。在此过程中,湖南木材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区域市场体系。不仅各地木商或商帮携资本到湖南经营木业,国外资本也进入湖南,促使木材贸易的从业人员增多、资本流动变快、贸易规模增大。木材商品流通在空间上有了很大突破,远途木材贸易得到了很大发展。民国后期,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相继爆发,导致木材市场的交易量减少,湖南多数木材市场陷入停顿状态。民国时期湖南木材贸易改变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带动了商业城镇的兴起和繁荣,但过度采伐林木,也导致湖南部分地区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木材生产经营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我们必须汲取历史的教训,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用生态经济学观点进行全面的计量和评价,在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方面。
其他文献
对各种海砂混凝土体系下的钢筋成型钝化膜,再通电加速腐蚀对钢筋进行破钝,并综合电化学方法和钢筋失重率对比研究了各体系下的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规律。结果表明,淡水拌合淡化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蜂蜜的卫生检验实验教学内容分散、检验标准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采用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最新国家标准进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化等改革措施,实现了教学内容体系化
[目的/意义]在期刊评价中,评价时间窗口统一但评价对象时间窗口并不统一,这种现象称为期刊评价的时间异质性。文献计量指标的时间窗口本质上是期刊评价对象的时间跨度不同问题,或
游记是认识人类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清末民国时期众多关于新疆地区的游记对我们深入了解当时新疆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该时期,新疆处在内忧外患的境地,不同
<正>2012年,风电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但是,风电上网难却严重制约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时(相当于700万吨标准煤)。全国风电场平均
在1874年日军侵台之前,清政府对台湾的管理体制经过两次调整,先调整为派巡台御史巡查台湾,后又调整为福建大员轮值巡台,两次调整均是在台湾发生民变之后清政府所做的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