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能略大于需求是经济运行中的正常现象,是供求关系动态反应之一。而严重的产能过剩却可能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济运行成本畸高。中国经济发展在短短的30几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入世以来,中国经济更可谓创造了“增长的奇迹”,而其路径选择却非“华盛顿共识”所开出的所谓增长路径的良方,而是在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这即有别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所主张的完全市场化,也不同于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却是被实践证明了适合于中国这个后发的巨大经济体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的路径。基于市场视角对当前我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展开研究,掌握中国这个高速增长的巨大经济体产能过剩形成的机理、以及其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效应已中摆在当前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紧迫命题。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逐步推进,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告别了“短缺”经济而在不同领域渐次出现了产能过剩。进入21世纪,产能过剩从耐用消费品行业逐渐向上游基础原料行业扩散。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民财富迅速积累,市场机制对需求扩张期的行业投资产生了强势诱导,随大规模投资接踵而至的是产能过剩,为此政府曾多次动用控制投资规模、限制产量的宏观调控工具对市场予以高强度干预,然而调控非但未能使产能投资放缓,反而逆其道而行。大规模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条件下出现的产能缺口加速引发投资“报复式”增长,进而导致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调控双重失灵,由此带来高昂的经济运行成本。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转型期市场机制的作用视角,研究特定的市场机制下需求动态引发的投资进入与产能退出的动态调整特征;规模庞大的经济体需求诱发下的投资进入与退出的非对称特征;上、下游产业间关联机制下的投资与产能调整;以及特定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对市场主体预期及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以便为新常态下合意的产业政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对产能过剩已有研究成果分层次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做出简要评析,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立足点;最后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分析部分。本章首先对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对中国制造业投资与产能配置及中国产能过剩的特征进行了总体分析,即而从打破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开始,对市场规模外生性扩张且作为持久性冲击下的产能调整;考虑厂商预期以及退出成本情形下的产能调整;建立简单的数理模型分析产业间传导机制下,不完全竞争市场客观存在的过剩生产能力在产业间传导链上逐级传递与放大等不同情形下的最终产能过剩的形成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数理模型对供求动态频繁转换引发的特定产业演进情境下的需求上行期与需求收缩期的厂商投资行为及过剩产能的形成进行理论分析。以此奠定了本文后续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以钢铁行业为例,在构建包含需求动态缺口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选择2003年以来钢铁行业的季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模型对需求诱导下产能配置的非对称性调整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市场调节投资和产能配置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需求引致性投资动态及其非对称周期运动使钢铁产能的形成与退出两阶段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在供需形势频繁转换的情形下产能的自身修正机制作用有限,一旦产能偏离均衡程度超出自身调整机制阈值,将无法通过市场调节向均衡回复,由此产生超乎寻常的“试错”成本。准确把握上述规律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前提。第4章选用2003年以来我国重工业各行业市场与投资的季度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发现,各行业市场需求对投资诱导效应存在着显著的行业差异性;进一步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国内外需求对投资影响的非对称效应时发现,国内需求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原因,各行业市场需求的大幅增长诱发了显著的投资惯性增长,且需求增长对投资进入的拉动作用要明显强于需求缩减对投资退出的作用。这种非对称的投资诱导机制决定了中国重工业行业投资的高速增长及巨大产能存量的形成,本轮多个重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正是这种诱导机制在需求缩减时的直接结果。第5章以产业关联机制为研究基点,对所选样本期间钢铁的下游行业发展对其投资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首先选用时变参数模型估计了下游行业需求对上游钢铁行业的投资动态诱导弹性;在发现下游各个行业均对钢铁投资产生明显的诱导作用,但各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下游各行业发展对钢铁行业产能利用水平的影响,以及下游行业需求波动对钢铁行业产生的冲击。结果表明,房地产等行业发展引致钢铁行业大量投资进入,产业间关联机制的多重影响是钢铁行业投资过度的内在诱因,化解本轮产能过剩应与新时期产业战略布局相结合,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第6章基于宏观环境对微观主体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预期,以20072013年期间平衡选取的690家共4830个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构建市场状态指数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投资的作用路径与效果进行实证了检验。结果表明,宏观环境通过改变微观主体对市场状态的预期,使其投资决策发生了由意欲退出转为进入的逆转性变化,由此导致不同市场状态使公司投资的诱导弹性增长14%~2.8倍之多;利率并未有效发挥对投资的调节作用,也是当前市场中大量“僵尸”企业形成的主要推手。7个产能过剩的典型行业资本增长率并未拉低其行业资本回报率,致使微观主体缺乏主动调整产能退出的内在动力,化解产能过剩需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才能凑效。